就在蕭望之說完之後,陸遠面前出現了一個面板。
“僅限於蕭望之和馮奉世的軌跡嗎?選項一有沒有時間限制?”
陸遠掃了一眼系統釋出的任務,心中詢問了一句。
“需當場砍死。”
系統回覆道。
“呃.....那不行,這大殿是大漢的大殿,不是西域國家的大殿。
選二吧,保守點。”
陸遠想了想後選擇了任務二。
“陛下,臣以為少府之言,甚是不妥。
臣今年六十有餘了,出使西域數次,匈奴數次。
使臣在外,遠大漢萬里之遙,立功之事,往往只在剎那之間。
若是事事皆需請示陛下,那使者該如何自處?
若是日後,漢使出使萬里之外,恰遇匈奴單于,那是殺還是不殺?
殺,必定會徵調周圍兵馬,此乃違背使者出使本意,違背陛下旨意,殺之無功,甚至有過。
不殺,坐知單于當誅,見便不發,此與通敵何異?
或是,還要漢使遣人萬里歸漢,請示陛下之後,再做打算?
那這一段時間內,匈奴單于跑了,漢使是有功呢還是有過?
這少府之言,看似有些道理,實際確實欲動搖大漢之根基,親疏不明,尊夷鄙夏,也不知道聖賢書讀到哪裡去了,狗肚子裡嗎?”
陸遠思量了一下後,出列對漢宣帝開口道,而後瞥了一眼蕭望之,一個高帽就套了上去。
“陛下,臣下不求封侯。
只是老將軍這話說的對,這腐儒之言,意在動搖大漢根基,尊夷鄙夏。
臣之求陛下嚴查此賊。”
陸遠話音剛落,馮奉世就對漢宣帝躬身一禮,指著蕭望之的鼻子罵道。
要說此時馮奉世最恨誰,那非蕭望之莫屬了。
反正他現在還算年輕,功勞以後還能再打,但若是能用這次封侯的機會,把這蕭望之弄死,他十分樂意。
所以在陸遠給蕭望之帶了高帽之後,馮奉世直接就要這帽子焊死在蕭望之頭上。
只要蕭望之頭上被焊上一個尊夷的帽子,那蕭望之身前身後的名聲,就算是爛到底了。
不過陸遠在聽到馮奉世的話後,卻是臉色一黑。
任務二的要求,可是讓馮奉世封侯啊!
“陛下,這是誣告,他們在誣告臣下。”
蕭望之連忙對漢宣帝行了一個跪拜大禮,這帽子他可不能帶,一旦帶上了,身體死不死不知道,但一定會社死。
“今日朝會就到這了,都退下吧。”
漢宣帝看了幾人一眼,沉默了一會後,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擺了擺手,示意眾人退下。
先前他確實有點想採納蕭望之的諫言。
漢使是幹什麼的,他很清楚。
漢使出去之後,到了小國囂張跋扈的不少,收取賄賂的也不少。
武帝事情,這種行為對大漢來說不算什麼,畢竟大漢在找各種出兵理由,為的就是擴張。
但漢宣帝如今主要想好好發展國內,不想打太多戰爭,武帝留下的爛攤子,至今還沒有完全恢復。
此時的大漢,強歸強,但不宜遠征,若動不動就遠征的話。
國雖大,好戰必亡的道理他是知道的。
所以漢宣帝本想借著事情,讓漢使以後收斂點。
但陸遠的話,也確實說的沒錯。
漢使收斂之後,可能會好一些,但也一定會浪費掉很多立功的機會。
這又是漢宣帝不太想見到的。
國雖安,忘戰必危的道理,他也是知道的。
所以,漢宣帝這會糾結了。
.........
“哦豁,不容易啊!三十多年了,現實世界都過了一年多了,義父終於是在朝堂上說了一句話。”
“我就知道義父參加的事情,絕對是有積分撈的,沒想到這個任務,到結算的時候才出現啊!”
“有功不賞的話,那可就真是寒了漢使的心。”
“漢使:不給封侯了?那我還去不去?”
“樓上說的是虛假的漢使,真正的漢使,壓根就沒想過封侯,畢竟漢使基本上是奔著死去的,死掉的漢使,是不封侯的,只有榮華富貴,比如安國少季。”
“呃.....好像有點道理,出使有功不封侯,那跟漢使有什麼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