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皺著眉頭試圖反駁,“公社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吃大鍋飯’,缺乏激勵機制。如果每個人都能得到相同的資源,無論他們是否工作,那麼人們就沒有動力去工作。”
李明點頭,“我們的社群將不同於過去的公社。我們將利用科技來確保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長處,而不是簡單地平均分配資源。我們將建立一個基於貢獻和參與的激勵機制,這樣每個人都能從社群的成功中獲益。”
張鵬,一位退休老幹部,同時也是一位社會研究學者,點了一根菸,深深地吸了一口,沉思了一會兒後搖了搖頭,語重心長地說:“根本的問題不是有沒有貨幣,而是如何有效控制人們的貪慾和私慾。人類是一種依賴自然資源的生物,天生對資源有著本能的佔有慾和控制慾。只要佔有慾和控制慾興起,人們就必然會想方設法謀取本不該獨屬於個人的公共資源,而且一旦公共資源被私人獨享後就必然帶來不公和矛盾。”
張鵬強調:“我讀過《貨幣戰爭》,也做過十年私人銀行的高管。關鍵不在於採用怎樣的交易手段,而在於交易究竟代表了什麼!會導致發生什麼問題。例如,即使所有人的交易透明可見,甚至於每個人每天每時每刻在做什麼交易,有多少財富完全透明化,可依然可以存在私有化吞佔公共資源的問題。比如某人犯罪,需要繳納罰款,但問題是對於富裕的人交了罰款就一定會改正不再酒駕的錯誤嗎?”
李明補充道:“確實,張鵬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過去,古人確實是用道德來維繫社會的秩序。在中國古代社會,儒家強調群體主義,忽視個人主體地位,消解個體的獨立存在,在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上,道德主張最終以群體或社會為歸宿。家罰作為一種社會控制手段,是家族等次制度的一部分,個人一旦違反了家族或社會的道德規範,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這種基於道德的社會治理模式,強調了個體與集體的關係,個體的意志和情感只有在群體關係中才能體現出來,個人的價值只能在整體社會中得以實現,是一種集體抑制個體的模式!”
李明繼續說:“但是,張鵬強調的另一個問題是,即使在完全透明的系統中,個人的貪慾和私慾仍然可能導致不公平和社會問題。他提到,即使所有人的交易透明可見,甚至於每個人每天每時每刻在做什麼交易,有多少財富完全透明化,可依然可以存在私有化吞佔公共資源的問題。比如,某人犯罪,需要繳納罰款,但問題是對於富裕的人交了罰款就一定會改正不再酒駕的錯誤嗎?這揭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罰款對於富裕的人來說可能只是九牛一毛,他們可能不會因此而改變行為,而對於經濟狀況較差的人來說,同樣的罰款可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這種不平等反映了即使在透明化交易下,社會問題依然存在。”
李明總結道:“因此,我們在構建這個新的社群時,不僅要依靠技術手段來實現透明和公平,更要重視道德教育和個體的自我約束。我們需要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靈感,同時結合現代文明的先進合理之處和科技手段,以實現更加公正和有效的社會治理。要實現在集體模式中真正釋放個體自由的模式!”
“同志們!首先,我們要打造一個完全由機器人服務人類的嶄新社群,這將是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變革!智慧機器人會毅然承擔起農田耕種、貨物搬運、建築建造與維護等繁重、重複且枯燥的體力勞動,把人類從這些機械性勞作的枷鎖中徹底解放出來,讓大家得以擁有充沛的時間和飽滿的精力,去無畏地追尋內心深處真正熱愛的事物,從而充分實現自我價值,這是我們邁向新生活的關鍵一步!
其次,我們要在這個充滿希望的社群之中,我們要精心建立一個堅如磐石的基於信任的體系。人們將依據自身獨特的特長和熾熱的興趣,自覺自發地組織起來進行勞動貢獻。那些擅長種植的夥伴,將義不容辭地負責農業生產,用他們的雙手播撒希望的種子;精通技術的能手,會全力以赴地負責智慧裝置的維護升級,為社群的高效運轉保駕護航;擁有藝術天賦的朋友,則會滿腔熱忱地負責社群文化的營造,為我們的生活增添絢麗的色彩。每一個人都要深深明白,自己的辛勤付出都是為了社群的繁榮昌盛,而絕非是為了那庸俗的金錢報酬,這是我們共同的信念與追求!
而且,在這裡,我們將徹底告別貨幣的奴役和驅使,掙脫那冰冷金錢數字的無情束縛,永遠不再為了錢財而被迫從事自己厭惡的工作,也無需在那令人痛心的貧富差距鴻溝中苦苦掙扎。我們將緊密圍繞著人類偉大的夢想和宏偉的計劃昂首前行,這是我們走向自由平等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