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倒賣糧食多是為換錢,根子還是貨幣誘發的貪慾。”
李明似有所悟:“你的意思是,要像先輩那樣,打造一個無貨幣的世界?”
劉濤連忙擺手:“不不不,咱可不能跟全世界對著幹!”
李明略作思索,又說:“既然如此,我提議打造智慧手環,給每位社員都配備上,開通實時定位與監控功能,方便監管資源分配和使用情況。”
張鵬順勢補充:“另外,我認為每個社員積極參與社群建設討論應該是參與社群建設的重要義務。大家隨時發表意見、反饋建議。一來,大家能為社群發展出謀劃策;二來,也能實時摸清供需情況,避免資源濫用。”
王偉對著螢幕點頭:“沒錯,這實時定位不光能監控資源,緊急時刻還能快速定位、響應呢。”
董浩跟著說:“就是,大家都參與討論,集思廣益,準能冒出不少新點子。”
劉濤舉手發言:“我同意,這麼做能讓大家都有話語權,歸屬感、責任感也更強。”
王剛也表態:“對,能及時發現、解決問題,防止資源被盜用、濫用。”
李明進一步總結:“所以說,這智慧手環可不簡單,不僅是通訊神器,更是參與社群建設的好幫手,能視訊通話、隨時瞭解社群政策,還能直接投票。”
張鵬回應:“沒錯,戴上它,社群最新動態一目瞭然。”
王剛補充:“有實時定位,資源分配情況盡在掌握。”
劉濤贊同:“關鍵是能實時投票,大家意見收集、統計都快。”
這時,王偉提出專業建議:“咱們不妨在智慧手環裡嵌入社群專屬的人工智慧助手。社員要是錯過討論,能隨時回放政策;碰上知識難題,對著手環一問,立馬就能看影片教學,獲取技術諮詢。助手還能匯總大家意見,挑出精華公佈出來。”
董浩興奮地比劃著:“對呀,這助手絕對是社群決策的得力助手!”
眾人討論正酣,劉濤卻皺著眉頭,小聲嘀咕:“不過……無貨幣狀態下,怎麼才能滿足大家不同需求,讓社員心甘情願服務、奉獻呢?”
王剛操著一口山西腔,滿不在乎地說:“這有什麼難的!我家以前沒錢看病,就拿糧食換郎中瞧病;郎中家房子漏雨、我哥生病沒錢治,我就去幫忙修房,郎中接著給我哥看病,我哥病好再跟我一起種田。”
李明眼睛一亮,激動地跳起來:“我明白了!信譽才是關鍵!就像董浩要裝修房子、劉濤車壞了,大家各有所長,互相幫忙唄。”
王偉靈機一動,接著說:“沒錯!咱們搭建一個人工智慧供需匹配平臺,大家把自己能做的、需要的服務錄入進去,靠演算法實現互助。再結合智慧手環的信譽監督機制,根據反饋給社員打信譽分,打造信譽互助系統!”
這個提議讓所有人熱血沸騰。當下,大家分工明確:王偉和董浩負責技術搭建;劉濤和張鵬把控介面設計與使用者體驗;王剛和李明負責向社員講解系統好處與操作方法。
隨著方案的推進,大家著手利用城市回收的報廢智慧手錶組裝智慧手環。
王偉和董浩負責技術搭建。他們將回收來的大量報廢智慧手錶搬運到社群臨時搭建的工作坊。王偉專注於研究手錶的硬體,他一邊拆解一邊說道:“這些智慧手錶的硬體部分雖然大多損壞,但我們可以從中提取有用的元件。像螢幕、感測器、電池等,都能用來組裝智慧手環。”他將拆解下來的零件分類放好,同時對手錶的一些關鍵部件進行測試。
董浩則在一旁協助將智慧手環適配組裝,對智慧手環進行智慧改造。他專注於智慧手環的硬體部分,熟練地利用工具對智慧手環的各類元件進行調整與最佳化。透過對智慧手環內部電路的重新佈局、對感測器的除錯,讓智慧手環在功能上得以豐富。他還檢查手錶外殼,將其巧妙地融入智慧手環的整體設計,使其不僅在外觀上更具特色,還能在功能上得到提升,為智慧手環的順利組裝和使用提供了保障。
劉濤和張鵬把控介面設計與使用者體驗。他們仔細觀察智慧手錶的外觀,對組裝過程中手環的樣式和介面設計提出意見,確保手環的外觀和功能符合社群需求。
王剛和李明負責向社員講解系統好處與操作方法。李明在組裝過程中,向大家介紹智慧手環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如何使用智慧手環與社群人工智慧平臺進行互動。錢老闆則憑藉他的商業經驗,對零件質量進行把關,確保組裝的智慧手環能正常使用。
經過多次嘗試和調整,智慧手環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