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已過,明華園內的忙碌漸漸恢復了往日的秩序。戲班子裡,絲竹聲聲,鼓點鏗鏘,顧明書正忙著排練,忽然院外傳來一陣喧譁。他起身循聲望去,卻見一位熟悉的身影緩步走入,正是許久未見的徐秋林。
“秋林?”顧明書微愣片刻,快步迎上前去,“你怎的來了,也不提前打聲招呼?”
徐秋林見了他,朗聲一笑,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明書,瞧你說的!許久不見,我這突然來了,你莫不是不歡迎我?”
顧明書聞言,連忙擺手笑道:“哪裡的話,你來了,我自然是高興得緊!只是一時沒想到罷了。”
二人寒暄幾句後,顧明書將徐秋林請進書房,僕從奉上香茗和點心,二人落座。徐秋林端起茶盞啜了一口,隨即開口:“明書,聽聞你最近的新戲大獲好評,連城中許多貴人都稱讚有加,恭喜了。”
顧明書謙然一笑,搖頭道:“不過是勉力維持,哪裡當得起什麼好評。秋林,倒是你,最近可還好?家族生意是否順遂?”
徐秋林嘆了一口氣,放下茶盞:“生意上雖有些波折,好在一切還在掌控之中。只是家中事務繁瑣,竟許久未得空來看你。”
他頓了頓,又道:“今日特意過來,不止是為了敘舊,也是想為明華園盡些綿薄之力。”
說話間,僕從們抬著幾大箱子物件走入院中。徐秋林指著那些箱子說道:“明書,這些是我特意為你們戲班準備的,全是些上好的布匹和日常所需的物件。你先用著,不夠再告訴我。”
顧明書見狀,頓時怔住。他忙起身,走到門邊看了看那幾箱沉甸甸的物品,眼中滿是詫異與感激。他回過頭來,對徐秋林說道:“秋林,這些東西怕是價值不菲吧?你如此周全,我卻不知道該如何回報你的恩情。”
徐秋林聞言,笑著擺手:“明書,你這是哪裡話。咱們兄弟一場,何必如此客套?這些東西對我而言,不過是舉手之勞,你便安心收下便是。”
顧明書感慨萬分,微微低頭,聲音中帶了些哽咽:“秋林,你一直真誠待我,我只覺心中愧疚。”
徐秋林見他如此,語氣多了幾分柔和:“明書,我說了,這些不值一提。你我既為兄弟,自當互相關照。再說了,長瑜哥哥平日裡常讓我多多照顧你,我怎能不盡心?”
聽到蕭長瑜的名字,顧明書臉上浮起一抹淺淺的紅暈,低聲說道:“長瑜對我也很好,他心思雖沉,但對我一片真情。我很知足了。”
徐秋林笑了笑:“明書,你知足便好。我觀長瑜哥哥雖性子略顯霸道,但他心中最是護你。只要你們彼此體諒、包容,這感情便能長久。”
顧明書點點頭,眼中流露出一絲欣慰:“秋林,你所言極是。我與長瑜雖一路走來坎坷,但他是真心待我,我也願意為他付出一切。能有你們這些關心我的朋友,我已無所求了。”
徐秋林站起身,走到顧明書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明書,你是個有情有義的人,我自然也盼你能得償所願。以後若有難事,儘管告訴我,我必鼎力相助。”
顧明書感動地看著徐秋林,眼中滿是感激:“秋林,有你這樣的朋友,是我的福氣。往後若你也有需要幫襯之處,我雖能力有限,卻必盡力而為。”
日影西斜,徐秋林起身告辭。顧明書送他到院門外,依依不捨地說道:“秋林,有空常來坐坐。你來,明華園才熱鬧些。”
徐秋林點頭應道:“一定會的。明書,你好生照顧自己,切莫勞累過度。至於那些物件,若還有需要,儘管開口,千萬別客氣。”
顧明書笑著點頭:“好,我記住了。你也保重。”
看著徐秋林遠去的背影,顧明書站在原地,心中充滿了感激與溫暖。他抬頭望著天邊的霞光,輕聲喃喃道:“有這樣的知己,便是再難的日子,也能安然度過。”
明華園內,絲竹之聲再次響起,彷彿連空氣中都瀰漫著濃濃的情義與溫情。這一日的相聚,讓顧明書更堅定了心中所愛,也更珍惜身邊的情誼。
送走徐秋林,顧明書站在門口怔怔許久。明華園內樂聲未歇,耳邊隱約傳來戲班子裡小徒弟們的歡笑聲。院外漸行漸遠的車轍聲彷彿將他拉回現實,他輕嘆一聲,轉身回了書房。
僕從收拾好茶具,將地上的箱子搬進來。顧明書逐一開啟,見裡面竟是上好的蘇繡布匹,還有許多精緻的頭飾、絹花、香囊,以及戲班用的樂器、油彩、燈籠,甚至連戲臺佈景用的綵緞都備得妥妥當當。
他伸手觸碰那絲滑的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