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散去,院中只餘靜謐的蟲鳴,夜風輕拂,月光如水瀉在青石地面上。蕭長瑜緩步回到自己的房間,卻遲遲未點燈。他站在窗前,望著月色出神,心中縈繞著顧明書離去時的那抹神色:慌亂、掙扎,卻帶著無法掩飾的依賴。
“明書,”蕭長瑜輕聲自語,語氣裡夾雜著一絲苦澀,“你心裡到底裝著什麼,又在躲避什麼?”
他伸手按在胸口,那裡有些發悶。他一向果斷決絕,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朝堂間,皆能輕鬆決策,然而唯獨對上顧明書,他竟亂了分寸。
顧明書的房間內,燈火搖曳。他站在桌前,心神不定地盯著桌上的茶盞。方才蕭長瑜的話語仍迴盪在他耳邊,每一句都似在撩撥他的心絃。
“他為什麼會對我如此好?”顧明書低聲問自己。自小他就明白,自己的身份註定卑微,他只求在京城能安然立足,從未奢求過太多。然而蕭長瑜的每一次靠近,每一句溫柔的承諾,都讓他愈發不知所措。
思緒紛亂之際,門外傳來輕微的敲門聲。顧明書一驚,連忙收拾情緒,快步走過去開門。
門外站著徐秋林,手裡提著一盞燈籠,滿臉笑意。
“明書,我怕你身體不舒服,特意過來看看。”徐秋林的語氣如以往般熱絡。
顧明書勉強笑了笑,側身讓他進來:“讓你費心了,我一切都好。”
徐秋林走進屋內,將燈籠放在桌上,目光隨意地掃過顧明書:“我瞧你今兒個席間神色不太對,是不是有心事?”
顧明書怔了怔,連忙搖頭:“沒什麼,許是在墨隱居一直未曾出門,身體有些乏了。”
徐秋林卻不信,他盯著顧明書的臉,微微挑眉:“我可是瞧見了,長瑜哥哥看你的眼神不一般。你們是不是……有什麼我不知道的事情?”
這話猶如驚雷劈下,顧明書慌亂地擺手:“秋林莫要胡說,將軍與我怎會有其他的事情?該知道的你都知道。”
徐秋林見他如此,反倒笑了:“你這緊張的樣子,倒讓我更想知道了。不過,長瑜哥哥一向嚴肅,若真對你另眼相待,你可得珍惜才是。”
顧明書聞言,目光暗了下去,低聲道:“秋林不要玩笑了,我一介布衣,如何能與將軍相提並論?”
“話雖如此,可感情的事,誰說得準呢?”徐秋林擺擺手,話鋒一轉,“罷了,不提這個。我來是想告訴你,明日我帶你和姐姐去京城幾處好地方逛逛,順便給你透透氣。有長瑜哥哥在,不用擔心出門安不安全。”
顧明書點點頭,心中卻仍是忐忑不安。
次日,徐秋林果然守約,帶著顧明書和顧錦玉遊覽京城的名勝古蹟。三人一路上歡聲笑語,顧明書也暫時放下心頭的紛亂,專注於眼前的風景。
午時,三人走到一處熱鬧的茶樓歇腳,正待入座時,竟迎面碰上了蕭長瑜。
“長瑜哥哥?”徐秋林驚喜道,“你怎麼在這裡?”
蕭長瑜身著便服,氣質卻依舊卓然,他微微一笑:“路過此地,見你們在此,便過來看看。”
徐秋林連忙請他入座。蕭長瑜環視一圈,目光自然地落在顧明書身上,眼中掠過一絲柔意:“明書,昨夜可休息好了?”
顧明書低垂眼眸,輕聲應道:“多謝將軍關心,一切安好。”
徐秋林聽出兩人之間的微妙氣氛,心中暗自揣度,卻故作不知地說道:“既然長瑜哥哥也來了,那不如一同逛逛。”
蕭長瑜並未拒絕,他走到顧明書身邊坐下,神色平靜,卻隱隱透出幾分親近之意。顧明書只覺得坐立不安,暗暗後悔不該答應出來遊玩。
茶樓內的談話漸漸變得輕鬆,徐秋林與顧錦玉談得興致盎然,蕭長瑜卻始終不動聲色地關注著顧明書。
茶畢,幾人繼續遊覽京城。蕭長瑜不時故意放慢腳步,與顧明書並肩而行,低聲說道:“明書,你怕我嗎?”
顧明書怔住,隨即搖頭:“明書不敢。”
“若不怕,為何總是迴避我?”蕭長瑜的聲音透著一絲無奈,“你知道,我並無惡意。”
顧明書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慌亂,低聲道:“將軍心懷寬廣,明書明白,但也請您理解,我……只想平安無事地度日。”
蕭長瑜微微一笑,卻未再追問。他望著顧明書的側臉,目光幽深:“明書,你越是這樣,我便越想靠近。”
夜幕低垂,街市上卻仍然熱鬧非凡。紅燈高掛,商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京城的繁華在這一刻盡顯無遺。徐秋林提議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