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宗教與權謀的較量(1 / 2)

小說:戲文說禁情浮夢 作者:北聖皇

喀爾喀蒙古部落秋風烈烈,黃沙漫漫。蒙古大草原上,遍佈著喀爾喀部族的營帳。清晨的陽光透過營帳的簾布,灑在軍帳之內。蕭長瑜端坐在主位,身著黑色繡銀邊的官袍,眉頭微鎖,細聽屬下魏啟的彙報。

“將軍,噶爾丹近來屢次派使者拜訪達賴喇嘛,以求藏傳佛教的支援。他意圖藉助宗教的威望,鞏固自己對喀爾喀蒙古的統治。達賴喇嘛果然發出‘和諧共榮’的佛旨,試圖使喀爾喀三部歸順準噶爾,但策妄阿拉布坦、車臣汗、扎薩克圖汗三部落王公不願受其擺佈,多次拒絕。現他們已派使節入覲京城,請求朝廷庇佑。”魏啟低聲說道,神情凝重。

蕭長瑜沉思片刻,眼中透出深邃的光芒:“噶爾丹真是用心良苦,他知道直接攻佔喀爾喀需耗費極大兵力,因此改以宗教為紐帶,實乃高明之計。但他似乎忘了,喀爾喀三部雖表面分裂,實則對外敵一向同仇敵愾。何況,他們對準噶爾的野心早已心存戒備,不可能輕易屈服。”

“將軍所言極是,”魏啟應道,“不過,三部首領現下雖聯合向我朝求援,但彼此之間也有矛盾。土謝圖汗部的策妄阿拉布坦剛繼位不久,年輕氣盛,常以為自己能單獨對抗準噶爾;車臣汗雖老謀深算,卻多疑少決;至於扎薩克圖汗,雖人緣極好,卻缺乏明確立場。若三人各懷心思,恐怕局勢未必能如我所願。”

蕭長瑜微微一笑,起身踱步至營帳外,望著遠處的草原,目光深遠:“蒙古草原的穩定對大清至關重要。康熙帝旨意,‘懷柔為主,威服為輔’,如今三部求援,正是我們趁機強化對漠南控制的良機。此行,我必得讓三部首領明白,唯有團結一致,才能抵禦外敵。”

次日,蕭長瑜接見了喀爾喀三部的使者。土謝圖汗部的使者是一名年輕勇士,披著羊毛斗篷,目光銳利:“將軍,我主策妄阿拉布坦雖年輕,但戰力無雙。他說,準噶爾若敢來犯,他必將以勇士的鮮血染紅草原!”

車臣汗部的使者則年長几許,言語謹慎:“將軍,我主車臣汗願獻納貢禮,依附天朝,只求陛下派兵震懾噶爾丹。”

扎薩克圖汗部的使者則態度溫和:“將軍,我主扎薩克圖汗希望與兩部聯手,同時得到朝廷支援,但前提是三部必須團結一致。”

蕭長瑜靜靜聽完,面色如常。他抬眼環視三位使者,語氣低沉卻有力:“諸位,噶爾丹雖欲以宗教統一草原,但其根本目的在於吞併你們的土地和人民。他以達賴喇嘛為幌子,不過是為他自己的野心披上外衣。若三部不能同心協力,再多的清軍也無法保全你們的家園。”

三人默然不語。

幾日後,蕭長瑜親自帶領清軍進入三部邊界,召開會議,召集三部首領共議對策。帳內,策妄阿拉布坦首先發言:“將軍,我部最強勇士已集結五千,隨時可以出征!”

車臣汗則冷笑一聲:“策妄阿拉布坦,準噶爾何等狡詐?你五千勇士能擋住他們幾日?我看不如穩紮穩打,請將軍直接出兵,速速平定此亂!”

扎薩克圖汗則緩緩道:“兩位大汗莫急。我認為我們需要制定更周全的策略,噶爾丹之所以能強勢崛起,不僅僅是因為他手下的勇士,更因為他能借助藏傳佛教的權威,蠱惑人心。如果我們僅僅依賴兵力硬碰硬,未免太過冒進。”

策妄阿拉布坦年輕氣盛,聽了這話不由嗤笑一聲:“扎薩克圖汗,你這是畏敵之論!我喀爾喀草原上的勇士豈會怕了噶爾丹那群烏合之眾?”

車臣汗見狀,皺眉說道:“策妄大汗,你如此急於動兵,莫非是想獨佔功勞?若三部聯軍不能步調一致,我們豈不是自亂陣腳?”

眼見二人爭執不下,扎薩克圖汗的臉上閃過一絲無奈,剛想開口勸解,蕭長瑜已重重一拍案几,語氣低沉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兩位大汗,目下並非爭功之時!噶爾丹之所以敢如此明目張膽,正是看準了你們三部內部的不和。若再如此下去,何談聯手抗敵?”

此言一出,帳內頓時安靜下來。策妄阿拉布坦雖不服,卻也不好再爭,冷哼一聲坐回了席位。

蕭長瑜見狀,繼續說道:“準噶爾的策略,歸根結底是以宗教為名行侵略之實。達賴喇嘛雖是藏傳佛教的權威,但他絕不會支援噶爾丹徹底破壞草原的安定。我們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動兵,更要爭取草原百姓的民心,讓他們明白,真正能保他們平安的,是三部的團結與朝廷的支援。”

扎薩克圖汗點頭道:“將軍言之有理,但噶爾丹的軍隊確實虎視眈眈,若無足夠的兵力震懾,恐怕他會趁機襲擊我部。”

蕭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