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婦死狀悽慘,但是兇案現場並沒有找到閨女和姑爺一家的身影,柳文清的父母得知後,先後在悲傷中離世,大閨女柳枝瘋瘋癲癲的也落水身亡。
柳文清無心再打理家中的生意,他堅信自己疼愛的閨女柳葉沒死,姑爺李春林肯定是護著閨女和出生不久的孩子逃出去了。他們沒有留在京城,肯定是京城還有危險隱患沒有消除,過了一段時間,肖紅雲被抓進大牢,柳文清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他悄悄的變賣了自己所有家產,將銀票縫在了自己的舊夾襖裡,只帶了自己的戶籍文書和一些散碎銀兩和換洗的衣服,常用的一些藥粉,就踏上了尋親之路。
二十年間,柳文清幾乎走遍了夜璃國的每一處土地,離京之後,他環繞著京城慢慢向外,向遠處一圈一圈的查詢著閨女一家的下落。身上的銀錢都耗光之後,他遇上了逃荒的難民,才知道夜璃國多地遭遇了旱災,人們都逃離家園,去南方或是去京城尋找生路。
柳文清當機立斷,隨著逃荒隊伍回了京城。他身上雖然沒有了銀錢,但是一路上給難民們看病,這家給一把糧,那家給一把菜,也撐到了京城。柳文清回京城後隨著難民享受了朝廷以工代賑的幫扶政策,住上了現在的小棚屋,因為他會些醫術,和鄰居們相處的都很好。
天氣暖和時,柳文清會去京郊的山上挖著草藥去濟善堂藥鋪換些銀錢。隔壁李大海為了省下買柴的費用經常上京郊的山上砍柴,有時,兩人結伴而行,李大海是一個性格比較憨厚的小夥子,因父母早逝,在老家時受族親欺壓,在逃難路上救下了孤女魏英娘,兩個同樣命運的人很自然的就生活在一起了!他們兩人在自己的老家都沒有田地,毅然決定留在了京城,雖然日子艱難,但是總比回到老家受人欺負要強。
三年前,李大海的兒子出生時,孩子的名字李文翰還是柳文清給起的,李大海乾活不惜力,不偷懶,跟著蓋房的工匠們做著搬運東西的力氣活兒,勉強維持著生活。魏英娘會做針線活,因為柳文清給他們一家看病從來不收銀錢,李大海一家很感激,李大海給自己家儲存柴禾時,也會給柳文清存上一些,還將兩家的炕洞打通,這樣,一家燒火,另一家的炕也是暖和的,一來二去,兩家的關係也越來越好,相處的就和一家人一樣,李大海夫婦稱柳文清為大伯,李文翰也喊柳文清為爺爺。
柳文清喝了一大碗加了乾菜葉子的玉米糊糊,坐在熱乎乎的炕沿上想著事情時,聽到院門外的喊聲,他急忙走出屋子,隔著院子上的木板拼接的小門,看到李大海端著一個粗瓷碗站在外面,柳文清趕緊開啟門將李大海讓進來問:“大海呀,今天沒出去幹活?文翰好點兒了沒?”李大海一邊跟著柳文清進屋,一邊憨憨的說:“柳大伯,昨天晚上,我們用你給的酒給文翰擦了身上,今天早上文翰已經退熱了,真是謝謝您了!”
李大海進屋後壓低聲音說:“柳大伯,昨天夜裡,我們院子裡有神仙顯靈了,給我們送來了衣服,還有一點兒銀錢,我去買了二斤小米,英娘讓我給您倒了一碗送了過來,你煮些小米粥喝,補補身子!”柳文清假裝生氣的說:“我這身子硬朗著呢,補啥補啊,端回去給文翰煮粥吃,小孩子脾胃弱,總吃粗糧可不好!!”李大海一邊將粗瓷碗中的小米倒在柳文清的碗裡一邊說:“柳大伯,已經給孩子留了,這些您就收著吧!有了神仙的幫忙,咱都能吃飽穿暖的過這個年了!”
柳文清壓低聲音說:“是啊,今天我也在院子裡撿到了一個包裹,你看大厚棉被,我已經用上了,還有這件碎花的棉布衣,你給你媳婦拿過去,不合適的話就讓她自己改改還再穿,這雙小鞋子給文翰拿過去,還有這一個小棉被也拿去給文翰蓋……”李大海一臉感激的接過東西說:“柳大伯,謝謝您!”柳文清笑著說:“你這傻孩子,謝我幹什麼?這都是神仙送的,再說這幾件東西我都用不上。”
李大海憨笑著說:“柳大伯,您是用不上,可是這麼好的東西也不是我們能買的起的,都是八成新的呢,謝謝!對了,柳大伯,有個好訊息,我要告訴您!”柳文清笑著問:“今天是啥日子!怎麼好事兒不斷啊?什麼好訊息?”李大海說:“我在出去買米的路上,看到有人在貼告示,問了識字的人才知道,是咱們京都那家最大的綜合醫院招收醫者呢,告示上說不限男女,不限年齡,只要被醫院錄用就免費管吃管住,還給很高的月銀!”
柳文清驚訝的說:“我聽人說過這個醫院,那裡的醫生醫術都很高,收費也是很高的!怎麼會招普通的大夫呢,肯定是在找民間的杏林高手呢!”李大海憨笑著說:“我也不懂,不過這事兒肯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