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新政初行,風雲又起(1 / 2)

大皇子重登皇位後,深知大楚歷經多年的動盪,民生凋敝,百業待興。若想穩固自己的統治,必須要做出一些改變,以贏得百姓和朝中大臣的支援。於是,在鞏固了軍事防線,將蘇然父子調往重要邊防後,他開始著手推行一系列新政。

首先,大皇子下令減輕賦稅。這一舉措猶如一場及時雨,滋潤了飽受重稅之苦的百姓心田。各地的百姓聽聞這個訊息後,無不歡呼雀躍。以往,沉重的賦稅讓許多家庭不堪重負,為了繳納賦稅,他們不得不節衣縮食,甚至變賣家產。如今,賦稅減輕,百姓們的生活壓力得到了極大的緩解,有了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農業生產和商業活動中。一時間,田野裡又充滿了農民們辛勤勞作的身影,集市上也漸漸恢復了往日的熱鬧景象。

與此同時,大皇子還決定大辦科舉。他希望透過科舉選拔出一批有真才實學的人才,充實到朝廷的各個部門,為大楚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科舉制度的推行,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無數寒門子弟看到了改變命運的希望,他們紛紛日夜苦讀,準備參加科舉考試。各地的書院也變得熱鬧非凡,學子們聚集在一起,討論學問,交流心得。

為了保證科舉的公平公正,大皇子親自過問科舉的各項事宜,制定了嚴格的考試規則和選拔標準。他還任命了一批德高望重的官員擔任考官,確保選拔出的人才都是真正有能力的人。科舉考試的訊息傳出後,不僅吸引了大楚國內的學子,甚至周邊一些國家的學子也慕名而來,希望能在大楚的科舉中一展身手。

隨著新政的推行,大楚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經濟也開始復甦。百姓們的生活逐漸好轉,對大皇子的不滿情緒也漸漸消散。然而,就在大楚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的時候,南方卻突然傳來了噩耗。

南方地區遭遇了罕見的洪澇災害,洪水氾濫,淹沒了大片的農田和村莊,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這場災難讓原本就脆弱的南方經濟遭受了沉重的打擊,百姓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由於災情嚴重,當地的官員們應對不力,導致民怨沸騰,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小規模的騷亂。

大皇子得知南方的情況後,心中十分憂慮。他知道,如果不及時解決南方的問題,將會影響到整個大楚的穩定。然而,朝中的大臣們大多不願前往南方,他們擔心南方的局勢太過複雜,處理不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就在大皇子為此事煩惱不已的時候,有人向他提議讓二皇子前往南方安民。二皇子雖然在皇位爭奪中失敗,但他在民間一直有著較高的威望,而且他為人溫和,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如果讓他前往南方,或許能夠穩定局勢,安撫百姓。

大皇子聽後,覺得這個提議很有道理。他認為,二皇子雖然曾經是他的競爭對手,但如今他已經重登皇位,二皇子對他的威脅已經大大減小。而且,讓二皇子前往南方處理災情,既能解決南方的問題,又能考驗二皇子是否對他忠心。於是,大皇子決定下詔,命二皇子前往南方安民。

二皇子在封地得知這個訊息後,心中十分無奈。他原本以為自己被髮配到封地後,就可以遠離京城的政治紛爭,過上安穩的生活。然而,命運卻再次將他捲入了這場風波之中。他知道,南方的災情十分嚴重,此行必定困難重重。但君命難違,他不得不接受這個任務。

二皇子帶著一支由御醫、工匠和官員組成的隊伍,匆匆趕往南方。一路上,他看到了洪水過後的慘狀,心中充滿了悲痛。到達南方後,他立刻展開了救援工作。他首先組織人員搭建臨時帳篷,為受災的百姓提供住所;然後,他又安排發放糧食和衣物,解決百姓們的溫飽問題;同時,他還召集了當地的工匠,組織他們修復被洪水沖毀的房屋和橋樑。

在救援過程中,二皇子親自深入災區,瞭解百姓的需求。他與百姓們親切交談,傾聽他們的心聲,給予他們安慰和鼓勵。百姓們看到二皇子如此關心他們,心中十分感動,對他的好感倍增。在二皇子的努力下,南方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百姓們的生活也開始慢慢恢復。

然而,二皇子的工作並沒有那麼順利。一些當地的官員為了謀取私利,貪汙救災物資,導致許多百姓無法得到及時的救助。二皇子得知這個情況後,十分憤怒。他決定徹查此事,嚴懲那些貪官汙吏。他成立了專門的調查組,對當地的官員進行調查。經過一番努力,他終於掌握了那些貪官汙吏的犯罪證據,並將他們繩之以法。

二皇子的這一舉措,贏得了百姓們的一致讚譽。他們紛紛稱讚二皇子是一位為民做主的好王爺。然而,二皇子的行為卻引起了一些朝中大臣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