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虔一夜未眠,思緒如潮水般翻湧。
阿萊婭那深邃而熾熱的雙眼,不斷在他腦海中浮現。
這段熾熱的情感,如同熊熊烈火在他心中燃燒,
經過一夜的輾轉反側,他覺得告訴自己的父親,讓父親答應他和阿萊婭的這門親事!
一瞬間,他感覺自己彷彿已經在迎娶阿萊婭的路上
“求父王賜婚。”
這個念頭一直在他腦海中盤旋,很久很久,直到昏昏沉沉的睡意來襲
次日
清晨的陽光灑在櫟陽,這個充滿生機的秦國新都!
彷彿一切都是那麼的生機勃勃
給這莊嚴的宮殿增添了幾分神聖與肅穆。嬴虔身著朝服,步伐沉穩地踏入宮殿。此時,朝中大臣們早已等候多時,他們面容嚴肅,氣氛凝重。
嬴虔走到秦獻公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然後朗聲道:“父王,兒臣昨夜經過深思熟慮,欲求娶阿萊婭公主為妻,還望父王成全。”
嬴虔言罷,目光中滿是期待與深情,微微低頭,眼神中透露出對這份愛情的堅定,彷彿眼前浮現出與阿萊婭相處的溫馨畫面。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如同炸開了鍋。大臣們七嘴八舌,爭吵不休。
“殿下,此事斷不能行!”老甘龍面色鐵青,上前兩步,怒目而視,手按著腰間的佩劍,“《詩經·小雅》有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殿下身為太子,責任重大,當以國事為重。阿萊婭乃外邦公主,聯姻之事恐有變數,危及我大秦根基,切莫因一己私情而誤了國家大事!”
“是啊,殿下!”一位公爵眉頭緊皺,雙手抱臂,微微低頭,神色嚴肅,“孫武《孫子兵法》言:‘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聯姻之事亦需謹慎。我大秦如今糧荒未解,民心未穩,此時對外邦公主言婚,實非明智之舉。”
“荒謬至極!”嬴虔猛地一甩衣袖,面露不悅,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王翦將軍曾言:‘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我大秦軍隊征戰四方,不拘小節方能成就大業。阿萊婭公主聰慧勇敢,她並非無能之輩,若能與我大秦聯盟,必能為大秦帶來新的轉機。”
“殿下莫要空口白話!”一位文臣捋了捋鬍鬚,微微搖頭,目光中帶著幾分嘲諷,“《韓非子》有云:‘長袖善舞,多錢善賈。’我大秦國內百姓困苦,民生艱難,此時聯姻,只會加重百姓負擔。《老子》亦云:‘輕諾必寡信。’聯姻之事非小事,不可隨意而為。”
嬴虔冷笑一聲,轉身大步向前幾步,眼神中透露出犀利與不屑:“你等目光短淺,只知拘泥於古訓。歷史上有諸多成功聯姻促進和平與繁榮的先例。如昭君出塞,和親匈奴,換來了邊境的安寧。我與阿萊婭聯姻,亦能達到此等效果。”
“殿下,此一時彼一時!”老甘龍上前,聲音更加激昂,臉上滿是憤怒,“昭君之地與我大秦相鄰,情況與我大秦和阿萊婭公主所屬之地不同。且昭君和親亦有無奈之舉。如今我大秦根基未穩,不可輕易冒險。若聯姻不成,反引外敵覬覦,那可如何是好?”
朝堂上的爭吵愈發激烈,聲音震耳欲聾。
“夠了!”秦獻公終於忍無可忍,大聲喝道,他面色威嚴,目光掃過眾人,“眾位大臣,不必再爭吵。如今大秦正處關鍵時刻,太子殿下的婚事,朕自有考量。”
嬴虔見秦獻公要就此作罷,心中一急,再次上前,聲音中帶著幾分懇切與急切:“父王,兒臣請求您再思慮一番。兒臣對阿萊婭公主情深意篤,她亦對兒臣忠貞不渝。我二人若能結合,必能為大秦帶來繁榮昌盛。兒臣願立下誓言,定會全心全意輔佐父王,為大秦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秦獻公微微一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與憂慮:“朕知道,你征戰多年,心中有諸多想法。但此事關乎大秦的興衰,朕需要時間權衡利弊。今日,朝堂就此散去,你且回去好好思量。”
嬴虔無奈,只能行禮退下。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落寞與不甘,心中滿是對朝堂大臣們的不滿。他覺得自己一心為大秦著想,卻得不到眾人的理解。
朝堂上的大臣們也各自心懷心思,他們不希望嬴虔娶阿萊婭,一方面是出於對傳統的維護,另一方面也是擔心外邦勢力對大秦產生威脅。
回到營帳後,嬴虔坐在榻上,眉頭緊鎖。他想起了與阿萊婭的點點滴滴,心中越發堅定了娶她的決心。
而在朝堂之外,一些大臣們仍在低聲討論著嬴虔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