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收繳兵權(1 / 2)

小說:秦朝歷險記 作者:書生撰稿

咸陽城的夜,濃稠如墨,星辰隱匿,唯秦宮燈火搖曳,仿若一頭負傷蟄伏的巨獸,暗暗喘息。秦獻公負手立在殿內,燭光將他的身影拉得狹長,投在冰冷的地磚上,恰似他此刻沉重而孤決的心境。

鴻門宴後,反對派大臣雖暫被制住,可朝堂之下暗流湧動。公族們閉門密議,對獻公的變法主張懷恨在心,怨言紛紛如毒瘴,在咸陽的街巷間悄然蔓延。街頭酒肆,常能聽聞公族子弟醉後咒罵,言獻公悖逆祖制,必遭天譴;巷尾陋室,更有老臣心腹喟嘆世風日下,秦國將亡於“亂政”。

獻公深知,變法之路,荊棘叢生,一步踏錯,便是萬劫不復。每念及此,他徹夜難眠,反覆思忖應對之策。而此刻,邊境急報傳來:魏楚聯軍蠢蠢欲動,雖使者已赴楚周旋,秦軍也嚴陣以待,但局勢依舊危如累卵。內憂外患,如兩把利刃,懸於秦國脖頸。

嬴渠梁在邊境,營帳內燭火通明。他身披戰甲,對著沙盤沉思,身旁將領環繞,靜候指令。深知此番出征,不僅為守土禦敵,更為給父王的變法爭取時機,穩固朝局根基。他傳令下去,加強巡邏,鼓舞士氣,又修書一封,詳述邊境軍情與應對之策,遣快馬送回咸陽。

咸陽宮中,魏雯月也並未閒著。她出身魏國,深知魏楚習性,主動求見獻公:“父王,臣妾聽聞楚國貴族奢靡,喜愛奇珍異寶、華服美飾。我秦國若能投其所好,在禮單中添上幾樣稀世之物,再許以通商互利,或可讓楚王遲疑更甚。”獻公目光一亮,頷首讚許:“愛妃所言甚是,此事便交由你去籌備。”魏雯月領命而去,身影婀娜卻透著堅毅,穿梭於宮廷庫房,甄選寶物。

數日後,楚國朝堂。秦國使者呈上禮單,珍寶熠熠生輝,又陳說利弊,言辭懇切。楚王手撫美髯,眼中貪婪與猶疑交織。一旁謀士進言:“大王,秦國此舉意在離間,不可輕信。魏雖有野心,可秦亦不可小覷,此時出兵,勝負難料,不如坐山觀虎鬥。”楚王沉吟良久,終是決定按兵不動,遣回魏使,暫觀局勢。

訊息傳回秦國,朝堂上下鬆了口氣。但獻公明白,這只是權宜之計,變法若不成,秦國仍難長治久安。於是,他決意趁熱打鐵,加快推行軍功制。

一日朝會,獻公環視群臣,沉聲道:“諸位,秦軍能守土退敵,靠的是將士用命。今欲強國,必賞功罰過,唯才是舉。即日起,廢除舊有爵位世襲,凡公族子弟、平民百姓,皆以軍功獲爵祿、享田宅。”言罷,殿內譁然。

公族元老嬴駟怒而起身:“大王,此舉萬萬不可!公族血脈,傳承百年,世襲之制乃國本所依,若廢,秦國將無忠勇之士,祖宗基業毀於一旦!”眾公族紛紛附和,聲浪幾乎掀翻殿頂。

年輕將領白起卻挺身而出:“大王英明!秦國欲掙脫困境,當破舊立新。末將出身平民,憑戰功方有今日,若論世襲,何來為國效力之機?公族若真有本領,何懼疆場建功!”

雙方僵持不下,獻公見狀,猛拍案几:“諸卿莫爭!三日後,於校場舉行比武大會,公族、將士皆可參賽。勝者封官晉爵,任軍中要職;敗者,若仍想榮華,便依新制,從底層做起,憑本事晉升!”

此令一出,咸陽城再次沸騰。公族子弟們為保顏面,日夜苦練武藝;軍中將士盼出人頭地,更是摩拳擦掌。校場周圍,百姓奔走相告,都想一睹盛況。

比武當日,驕陽似火,校場彩旗獵獵。看臺上,獻公端坐中央,目光冷峻;公族與將士分列兩側,神色各異。隨著一聲令下,比武開場,一時間,刀光劍影,塵土飛揚。

公族子弟仗著精良裝備、名師教導,初期佔得上風;但軍中將士實戰經驗豐富,韌勁十足,漸漸扳回局面。場下吶喊助威聲震耳欲聾,氣氛熾熱如焰。

嬴渠梁的親信趙弋,一路過關斬將,闖入決賽。他身形矯健,目光如炬,手中長劍使得出神入化。對陣公族高手嬴桓時,雖身負輕傷,卻毫無懼色,劍招凌厲,尋得破綻,一舉奪魁。

觀賽眾人,或驚歎,或懊惱,或欽佩。獻公起身,高聲宣佈:“趙弋英勇,即日起封都尉之職,賞田百畝!望諸卿以此為榜樣,奮進報國!”言罷,目光掃向公族,滿含深意。

公族們雖心有不甘,可事實在前,也無話可說。經此一賽,軍功制推行阻力稍減。獻公趁熱打鐵,頒佈一系列變法法令:鼓勵耕織、興修水利、重訂律法,秦國上下,漸顯蓬勃之氣。

然而,變法觸動舊勢力根基,反對之聲仍不絕於耳。公族暗中勾結他國商賈,囤積物資,妄圖擾亂民生;朝堂上,守舊大臣藉故拖延政令施行,陽奉陰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