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易放過?”商鞅連忙說道:“大王,如今秦國急需休養生息,若能與魏國議和,便能避免一場大戰,給秦國爭取到寶貴的發展時間。而且,公叔痤在魏國朝堂人脈深厚,他若為秦國所用,日後秦國在魏國朝堂便有了內應,這對秦國的長遠發展大有裨益。”
,!
嬴渠梁沉思良久,心中權衡利弊。他深知商鞅所言有理,但公叔痤畢竟是敵人,放了他,實在難以向秦國百姓交代。商鞅見嬴渠梁猶豫不決,繼續說道:“大王,草民還有一計。放了公叔痤時,可對外宣稱他是魏國派來議和的特使,如此既能給魏國面子,又能讓秦國在議和中佔據主動。而且,若公叔痤敢食言,秦國隨時可以以此為由,再次對魏國宣戰。”
嬴渠梁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光亮:“你所言雖有道理,但此事重大,容寡人再考慮考慮。”商鞅再次叩首:“大王英明,還望大王能儘快做出決定,以免錯失良機。”
商鞅離開後,嬴渠梁陷入了深思。他想到秦國如今的困境,想到百姓渴望和平的眼神,又想到商鞅所說的種種好處,心中漸漸有了決斷。
幾日後,嬴渠梁再次召見商鞅:“你說的事,寡人考慮過了。若公叔痤能立下字據,保證促成議和並提供情報,寡人可以放了他。”商鞅心中一喜:“大王英明,草民這就去告知公叔痤。”
商鞅再次來到監獄,將嬴渠梁的條件告訴了公叔痤。公叔痤大喜過望:“鞅兒,太好了!為師這就立下字據。”公叔痤當即寫下承諾,交給商鞅。
……
嬴渠梁身披孝服,獨自佇立在王宮的庭院之中,望著夜空的點點繁星,思緒卻如亂麻一般。
父親秦獻公的離世,猶如一記重錘,狠狠砸在他的心頭,那戰場上的慘烈畫面、百姓們悲痛的哭聲,不斷在他腦海中迴響。而如今,一個艱難的抉擇正擺在他面前——魏國丞相公叔痤的處置問題。
公叔痤,這個名字在嬴渠梁心中如鯁在喉。他既是魏國的丞相,又是三軍統帥,這些年秦魏之間的戰火紛飛,多少秦人因他而喪生!
父親更是直接命喪少梁之戰,這血海深仇,秦人怎能輕易忘卻?
每念及此,嬴渠梁的雙手便不自覺地攥緊,眼中燃起憤怒的火焰!
然而,憤怒過後,嬴渠梁不得不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以一國之君的視角去審視當下的局勢。
秦國,這片他深愛的土地,如今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連年的征戰,讓秦國的國力被消耗殆盡,百姓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田間荒蕪,市井蕭條。
再這樣打下去,秦國還能撐多久?滅國之災仿若一片烏雲,沉甸甸地壓在頭頂,隨時可能將秦國吞噬。
“難道真的要繼續與魏國死磕到底嗎?不…”
嬴渠梁在心底喃喃自語,臉上滿是痛苦與掙扎。
“公叔痤在魏國地位尊崇,他的一言一行,魏王都會斟酌考量。若是能利用他……”嬴渠梁的眼中閃過一絲光亮,可隨即又黯淡下去……
“放了他,秦國百姓會怎麼想?朝堂之上又該如何交代?”種種顧慮,讓他陷入了更深的糾結……
但形勢逼人,容不得他過多猶豫。
一方面,為了秦國的生存,秦魏議和迫在眉睫。只有停止戰爭,秦國才能獲得喘息之機,休養生息,恢復元氣。與公叔痤商議罷兵休戰,雖是無奈之舉,卻也是當下最可行的辦法。
這不僅是為了秦國的現在,更是為了父親一生守護、卻未來得及看它繁榮昌盛的秦國的未來。他彷彿看到了秦國大地重新煥發生機,百姓安居樂業,農田裡麥浪滾滾,工坊中熱火朝天,那是父親的遺願,也是他必須扛起的責任。
另一方面,利用公叔痤的影響力,或可成為秦國轉危為安的關鍵一步。讓他作為議和特使回到魏國,憑藉其在朝堂的威望,遊說魏王放棄滅秦的念頭,這無疑能為秦國減少許多損失。
“只要他能在魏王面前美言幾句,穩住魏國,秦國就能有時間發展壯大。”
嬴渠梁在心中暗自盤算,目光愈發堅定。
這朝堂之上,各方勢力暗流湧動,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內亂。若繼續交戰,無疑是在這搖搖欲墜的大廈上再添重負。釋放公叔痤,換取國內的休養生息,穩定人心,才能凝聚起秦國上下的力量,共渡難關。
“罷了,為了秦國,我必須放下私人仇怨。”嬴渠梁長嘆一聲,眼中的決然取代了猶豫。
做出這個決定,他知道會遭受諸多非議,但他更清楚,這是當下拯救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