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漢衝帝(2 / 5)

小說:諸天之塵埃 作者:田間白頭翁

有人都捲入了一片混亂和無盡的悲痛之中。

此刻,身為後宮之主的皇后梁妠心中更是五味雜陳。她雖然貴為一國之後,但卻面臨著一個極為棘手的問題:自己並無親生兒子可以繼承大統。而眼下,正值皇位傳承的關鍵時刻,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朝堂動盪、江山易主。

就在眾人為此憂心忡忡之時,劉炳這位年幼的皇太子卻意外地迎來了他人生中的重大轉折。憑藉著其合法的身份地位以及各方勢力的權衡支援,劉炳最終得以順利即位,登上了那象徵著至高無上權力的寶座,成為了東漢王朝的第九位皇帝。

難以想象,一個年僅兩歲的稚嫩孩童,竟會如此這般被命運之手無情地推到了歷史的前臺,肩負起治理天下、主宰萬民生死禍福的重任。他那雙清澈如水的眼眸裡或許還滿是對世界的懵懂無知,但從這一刻起,他已然成為了這片廣袤土地上的主人,註定要在風起雲湧的政治舞臺上留下屬於自己的獨特印記。

劉炳即位後,尊皇后梁妠為皇太后,由於皇帝年幼,無法處理朝政大事,便由梁妠臨朝聽政。

在劉炳登基後的八月十三日,朝廷任命太尉趙峻為太傅、大司農李固為太尉,總領尚書事務,希望藉助這些重臣的力量來穩定朝廷局勢,輔佐年幼的皇帝治理天下。九月十二日,漢順帝被安葬於憲陵,上諡號為孝順皇帝,廟號敬宗。可就在這一天,京師洛陽以及太原、雁門三地發生了地震,大地的震動彷彿是上天對這個王朝的警示,地裂並湧出水來,給本就沉浸在新帝登基與舊帝安葬的複雜氛圍中的朝廷和百姓,又增添了一份不安與恐懼。

劉炳即位之時,年齡尚幼,根本無力掌控朝局。於是乎,東漢王朝的政權逐漸旁落至外戚之手。這其中,尤以梁家最為勢大。梁妠身為太后,其兄長大將軍梁冀更是倚仗著這份親緣關係,在朝堂之上橫行無忌、囂張跋扈到了極點。

梁冀此人野心勃勃且手段狠辣,他絲毫不把其他官員放在眼裡。凡是與他意見不合者,皆被其視作眼中釘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後快。一時間,朝廷之中人人自危,敢怒而不敢言。那些正直之士雖有心為國效力,但面對梁冀的淫威也只能選擇明哲保身。如此一來,朝堂上下充斥著阿諛奉承之風,真正有才能、有抱負之人卻無處施展拳腳。

更糟糕的是,梁冀不僅在政治上排除異己,還大肆斂財。他利用手中職權,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致使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民間怨聲載道,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然而,由於梁冀勢力龐大,無人敢於站出來與之抗衡,東漢王朝就這樣陷入了深深的危機之中。

梁冀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不斷地安插自己的親信和黨羽在重要的職位上。那些敢於直言進諫的忠臣,往往會遭到他的打壓和迫害。一時間,朝堂之上阿諛奉承之風盛行,正直之士紛紛噤聲。

李固身為太尉,肩負著守護國家、維護朝綱之重任。他深知梁太后與梁冀手握重權卻肆意妄為,心中憂慮萬分。於是,他一次又一次地鼓起勇氣,向這二人進諫忠言。

每一次,李固都言辭懇切、條理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他苦口婆心地勸誡梁太后應以國家社稷為重,切不可縱容梁冀濫用職權,以免禍國殃民。然而,梁太后被親情矇蔽了雙眼,對於李固的勸諫置若罔聞。

而梁冀呢,則完全沒有把李固放在眼裡。他不僅對這些勸諫不屑一顧,甚至還認為李固是故意跟他作對,從而對其心生怨恨。漸漸地,這種怨恨不斷滋長,最終演變成了深深的殺意。

從此以後,梁冀開始處心積慮地尋找李固的把柄和過錯。他派出眾多耳目,暗中監視李固的一舉一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扳倒李固的機會。只要發現一點蛛絲馬跡,便會添油加醋地向朝廷告發,妄圖藉此將李固置於萬劫不復之地。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朝堂之上氣氛莊嚴肅穆。大臣們身著華麗的朝服,整齊地站立著。就在這時,李固挺身而出,他面色凝重,目光堅定地直視前方。

只見他昂首挺胸,義正言辭地開始了自己的發言。他的聲音洪亮而有力,在整個朝堂上空迴盪著:“陛下啊,臣今日不得不冒死進諫,指出那梁冀所犯下的種種不法行為。此賊仗著其家族勢力,欺壓百姓、貪汙受賄、結黨營私,所作所為簡直令人髮指!若再不加以嚴懲,我大漢朝綱必將崩壞,社稷危矣!”

話音未落,原本安靜的朝堂瞬間炸開了鍋。大臣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而此時坐在高位上的梁冀更是怒不可遏,他那張原本就陰沉的臉此刻因為憤怒而變得扭曲猙獰。只見他猛地站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