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漢章帝(2 / 6)

小說:諸天之塵埃 作者:田間白頭翁

分析這些決策背後的利弊得失。透過這樣不斷地觀察、學習與反思,劉炟逐漸積累起了豐富的政治經驗,同時也培養出了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斷的決策能力。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但朝堂之上卻瀰漫著緊張而激烈的氛圍。因為此次朝會所討論的乃是關乎國家安危、百姓福祉的邊疆戰事。大臣們圍繞著是否應該增派援兵這一關鍵問題,各抒己見,展開了一場唇槍舌劍般的爭論。

有的大臣認為應當立即增派大量援兵前往邊疆,以增強防禦力量,抵禦外敵入侵;他們慷慨陳詞,強調邊境局勢的嚴峻性以及敵人的強大威脅,如果不及時採取果斷行動,恐怕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另一部分大臣則持有不同的看法。他們主張謹慎行事,不可輕易調動大批兵力,以免造成國內空虛,引發其他潛在危機。這些大臣詳細地分析了當前的軍事部署和財政狀況,認為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之後再做決定。

就在眾臣爭論不休之際,年輕的劉炟始終靜靜地坐在一旁,認真傾聽著每一個人的發言,並在心中默默地對各方的觀點進行深入分析。他深知這個決策關係重大,不能僅憑一時衝動或個人喜好來做出判斷。

終於,漫長的朝會接近尾聲。待群臣散去之後,劉炟來到了漢明帝面前。只見他神色從容,條理清晰地將自己經過深思熟慮後的看法一一向漢明帝道來。他先是客觀地評估了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接著又詳細闡述了增派援兵可能帶來的利弊影響,最後還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應對策略。

漢明帝專注地聆聽著劉炟的陳述,眼中不時閃過讚賞之意。當劉炟說完之後,漢明帝不禁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沒想到年紀輕輕的劉炟竟能如此全面、深刻地看待問題,其見解之成熟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轉眼間便來到了永平十八年。這一年對於大漢王朝而言,無疑是一個充滿變數和動盪的年份。就在這一年,漢明帝龍馭賓天,撒手人寰,留下了一個尚不穩定的江山社稷。而此時,年僅十九歲的劉炟不得不挺身而出,肩負起整個國家的重擔,踏上了那至高無上的皇位。

初登皇位的劉炟,尚未從失去父親的悲痛中完全走出來,便要直面接踵而至的重重挑戰。在遙遠的西域之地,車師國正深陷於烽火連天、硝煙瀰漫的戰亂之中。北匈奴趁此機會,糾集重兵對漢朝邊境展開了強勢圍攻,使得駐守在此的耿恭等一眾將士身陷絕境,生死懸於一線。

面對如此危急的局勢,年輕的劉炟展現出了非凡的果敢和氣魄。他當機立斷,迅速調兵遣將,向邊關增援。在朝堂之上,劉炟慷慨激昂地說道:“朕的將士們正在邊疆浴血奮戰,為保我大漢疆土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朕絕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白白犧牲!”其言辭懇切,令人動容。

經過一番激烈的鏖戰,漢軍最終成功擊退了來勢洶洶的北匈奴。當那十三名衣衫襤褸但眼神依舊堅毅的將士歷經千辛萬苦回到京城時,劉炟親自率領群臣出城相迎。望著這些傷痕累累卻依然堅守信念的勇士,劉炟的眼中流露出滿滿的敬佩與感慨之情。他走上前去,緊緊握住為首將領的手,聲音略微顫抖地說道:“諸位愛卿辛苦了,你們乃是我大漢的脊樑,是保家衛國的英雄!”在場眾人無不為之感動,紛紛高呼萬歲。

“諸位將士辛苦了!”劉炟站在高臺之上,目光炯炯地掃視著下方整齊排列的萬千將士,他的聲音洪亮且充滿力量,如同洪鐘一般在眾人耳邊迴響:“你們在疆場上浴血奮戰,不畏強敵,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守護著我大漢的山河社稷。你們的英勇無畏和對朝廷的赤膽忠心,朕都一一記在了心中。”

劉炟的話語剛落,臺下便響起了一陣雷鳴般的呼喊聲:“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將士們激動得熱淚盈眶,他們深知這是皇帝對他們最大的肯定與褒獎。

然而,就在此時,國內卻傳來了一連串令人揪心的訊息。洛陽、兗州、豫州、徐州等多地遭遇嚴重旱災,土地乾裂,莊稼枯萎,百姓們辛苦一年的勞作成果瞬間化為烏有,顆粒無收。面對如此嚴峻的災情,劉炟心急如焚,夜不能寐。

“朕的子民正在遭受苦難,朕怎能坐視不管?”劉炟當機立斷,立刻下令開啟各地糧倉,賑濟災民:“務必保證每一個受災的百姓都能夠得到及時的救助,讓他們度過這場難關!”不僅如此,劉炟還決定親自深入災區視察民情,撫慰民心。

一路上,劉炟看到了無數流離失所的百姓,他們面黃肌瘦,眼神中透露出絕望和無助。但當他們看到皇帝那溫和而又堅定的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