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光武帝(6 / 7)

小說:諸天之塵埃 作者:田間白頭翁

之後,劉秀鎮壓並收編了以銅馬為首的一百多萬農民起義軍,軍事力量得到了極大的擴充,他也因此被關西百姓稱為“銅馬帝”。為了促成和真定王劉楊的聯盟,劉秀以隆重之禮迎娶了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

更始二年秋冬之際,劉秀在擊敗農民軍青犢軍後,趁機攻佔了更始政權控制的河內地區。十二月,赤眉軍主力在樊崇的率領下進軍關中,劉秀預估赤眉軍必定會攻破長安,於是趁著赤眉軍與更始軍相爭之際,命令鄧禹分兵進軍關中,攻佔河東,進逼長安。此時的劉秀,已經做好了逐鹿天下的準備。

真實故事:在河北期間,劉秀曾遭遇一場罕見的暴風雪,軍隊被困。劉秀親自安撫士兵,與大家一同抵禦嚴寒,最終熬過了艱難的時刻,軍隊的凝聚力也因此大大增強。

在河北,劉秀還面臨著糧草短缺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他親自與當地的富商和地主們商談,說服他們為軍隊提供物資支援。有一位富商起初對劉秀持懷疑態度,但劉秀坦誠相待,向他詳細闡述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最終打動了這位富商,為劉秀的軍隊提供了大量的糧草和物資。

第六節:鄗城稱帝 君臨天下

建武元年六月,劉秀在河北鄗城(今河北省柏鄉縣北)稱帝,東漢王朝正式建立。劉秀稱帝后,立刻揮師南下進攻洛陽。洛陽城內的朱鮪守軍一片恐慌。劉秀派曾在朱鮪手下擔任過校尉的岑彭勸說朱鮪投降。朱鮪與劉秀結怨甚深,是更始政權中殺害劉演的主謀,他雖有歸降的意願,但顧慮重重。劉秀則從大局出發,表示不計前嫌,朱鮪最終順利投降。劉秀任命朱鮪為平狄將軍,封扶溝侯。

同年十月,劉秀移都洛陽,以洛陽為中心,開始了統一全國的征程。劉秀採取了“先關東,後隴蜀”,由近及遠、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

建武二年,劉秀開始了平定關東的戰爭。他先後擊敗了劉永、張步、秦豐等割據勢力。在戰爭中,劉秀善於用人,他麾下的將領們如吳漢、耿弇、岑彭等都勇猛善戰,為他屢立戰功。

建武三年,劉秀親征東海郡董憲,將其大破於昌慮,董憲退保郯城。漢軍吳漢部跟蹤追擊,於同年八月攻下郯城,全殲董憲主力,董憲逃往朐縣。建武六年正月,吳漢破朐,擊殺董憲。

在平定關東的同時,劉秀也沒有忘記關中地區。建武二年二月春,佔據長安的赤眉軍因為城中糧盡,便盡收珠寶,火燒宮室,向西而去。鄧禹趁機進軍長安,但因糧荒和赤眉軍折回,不得不退出。劉秀派馮異代替鄧禹指揮清剿大軍,並親自向馮異口授進軍作戰的原則。最終,馮異在崤底大敗赤眉軍,劉秀成功奪取長安。

真實故事:劉秀在進攻洛陽時,軍中糧草短缺。一位當地的老者主動為劉秀的軍隊提供了隱藏的糧倉位置,解決了燃眉之急。

當劉秀的軍隊逼近洛陽時,朱鮪的部下人心惶惶。有一位將領暗中與劉秀聯絡,表示願意歸降。劉秀沒有輕易相信,而是透過巧妙的安排,試探出了這位將領的真實意圖,最終成功地策反了一部分朱鮪的軍隊。

第七節:統一全國 中興漢室

平定關東和關中後,劉秀將目光投向了隴右和蜀地。隴右的隗囂和蜀地的公孫述都是實力強大的割據勢力。

建武八年,劉秀親自率軍大敗割據隴西的隗囂。隗囂勢力覆滅後,劉秀又集中兵力與割據巴蜀的公孫述作戰。公孫述據守巴蜀,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劉秀毫不退縮,他派遣岑彭等將領率領大軍,從多個方向進攻巴蜀。

在戰爭中,岑彭採取了水陸並進的戰術,一路勢如破竹。然而,公孫述狗急跳牆,派人刺殺了岑彭。劉秀又任命吳漢為統帥,繼續進攻。

建武十二年十一月,公孫述戰死,蜀軍投降,劉秀基本實現了全國統一。至此,歷經多年的戰亂,天下終於再次歸於一統,劉秀完成了中興漢室的大業。

真實故事:在攻打隴右時,劉秀的軍隊遭遇了泥石流,道路被阻。劉秀親自指揮士兵清理道路,鼓舞士氣,使軍隊及時趕到戰場,取得了關鍵的勝利。

在進攻蜀地的過程中,劉秀的軍隊遭遇了江水暴漲,舟船無法通行。劉秀當機立斷,下令士兵們砍伐樹木,搭建浮橋,迅速渡過了江河,出其不意地出現在公孫述的軍隊面前,打亂了敵軍的部署。

第八節:光武中興 千古留名

劉秀在位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政治穩定、社會發展、經濟恢復的措施。

政治上,他加強中央集權,精簡機構,整頓吏治。他大力選拔有才能、品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