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王朝的輝煌盛世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啊!”
這道詔書一經頒佈,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迅速傳遍了大江南北。各地那些心懷壯志、滿腹經綸的賢能之士們聽聞此訊後,無不為之振奮鼓舞。他們紛紛收拾行囊,懷揣著一腔熾熱的報國之情,馬不停蹄地朝著京城趕來。
劉炟對於這些前來應召的賢士們極為重視,不僅親自予以接見,更是耐心地傾聽著每一個人所闡述的治國安邦之策。就在眾多賢能之中,有一位名叫李賢的年輕後生格外引人注目。此人思維敏捷、見解獨到,針對當時的稅收制度,他大膽地提出了一整套詳盡且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
當劉炟聽完李賢的這番建言之後,不禁眼前一亮,心中暗自讚歎不已。他當場對李賢的才華表示高度認可,並毫不猶豫地下旨任命其擔任戶部官員一職,責令他全權負責推進相關的稅收制度改革事宜。
在改革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阻力。一些地方官員為了自身的利益,暗中抵制新的稅收制度。劉炟得知後,果斷下令嚴查,將那些貪汙腐敗、陽奉陰違的官員一一懲處。
與此同時,他深知皇親國戚們的行為舉止對於整個國家的影響至關重要,於是毅然決然地開始著手大力整頓其風氣,期望能夠營造出一個公正、清廉且開明的氛圍。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涉及到如何處置外戚這一棘手問題時,劉炟竟表現得有些超乎尋常的寬容大度。
尤其是那皇后竇氏一族,隨著時間的推移,勢力愈發膨脹,逐漸成為朝堂之上不可小覷的一股力量。而其中最為囂張跋扈之人,當屬竇憲無疑。此人仗著自己妹妹乃是當今皇后,便肆無忌憚、橫行霸道於朝野之間。儘管劉炟對此心知肚明,明白這些人的所作所為已然超越了應有的界限,但每當面對親情的羈絆時,他那顆原本堅定的心總會不由自主地變得柔軟起來,從而一次又一次地選擇原諒並寬恕他們所犯下的種種過錯。
曾幾何時,竇憲竟然膽大包天地強行霸佔了一塊屬於無辜百姓的肥沃良田。遭受欺凌的百姓悲憤交加,無奈之下只得將此事狀告至當地官府,以期能討回公道。怎奈那些地方官員皆懼怕竇憲背後強大的勢力,一個個噤若寒蟬,根本不敢對此事加以過問和處理。訊息傳到劉炟耳中後,他不禁龍顏大怒,當即傳召竇憲入宮,狠狠地斥責了一番。可即便如此,待到氣消之後,劉炟終究還是未能狠下心來對竇憲施以嚴懲,只是不痛不癢地稍加懲戒了事。
經濟方面,劉炟始終將關注點牢牢鎖定在農業領域之上。他深知農業乃國家之根本、百姓生存之基石,故而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舉措來推動其發展。不僅大幅減免農民的賦稅負擔,還大力倡導並激勵人們開墾荒地以增加耕地面積,並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資源用於興修水利工程,以此改善農田灌溉條件,提高農作物產量。
在建初二年的某個風和日麗的清晨時分,陽光灑落在廣袤無垠的田野間,宛如一層金色的紗幔輕輕覆蓋著大地。劉炟身著一襲樸素的便裝,微服出巡悄然來到了這片充滿生機與希望的田園之中。他漫步在田埂小道上,不時停下腳步仔細觀察農作物的生長狀況,臉上流露出關切之情。
走著走著,劉炟看到不遠處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農正彎著腰辛勤勞作著。於是,他快步走上前去,微笑著向老農打招呼道:“老人家,您好啊!請問今年的收成情況怎麼樣呀?”聽到有人問話,老農緩緩直起身子,抬起頭望向眼前這位陌生而又和藹可親的年輕人。當他注意到劉炟身上那與眾不同的氣質時,心中不禁暗自揣測此人身份不凡。但見對方態度誠懇友善,老農也就放下心來,皺著眉頭滿臉愁苦之色地搖了搖頭說道:“唉,客官有所不知啊!今年這老天爺真是不開眼吶,天災連連不斷。雖說當今陛下仁慈聖明,給咱們減免了賦稅,可日子過得還是異常艱難哪!”說完,老農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劉炟回宮之後,立即召集了朝中眾多大臣,於宮殿之中徹夜長談,共同商議應對之策。燭光搖曳,映照出眾人凝重而專注的面容,每個人都深知責任重大,關乎著天下蒼生的福祉。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和深思熟慮,劉炟最終拍板決定,要大力推行一系列措施,以確保百姓能夠過上溫飽無憂的生活。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項舉措便是廣泛傳播先進的農業技術。為此,劉炟當機立斷地下令在全國各地設立專門的農學堂。這些農學堂將成為知識傳遞的橋樑,邀請那些經驗豐富、技藝嫻熟的農夫擔任教師,向廣大農民傳授寶貴的種植和養殖經驗。
不僅如此,劉炟更是以身作則,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