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漢成帝(2 / 3)

小說:諸天之塵埃 作者:田間白頭翁

停留在趙氏姐妹身上。他完全沉浸在了這場奢華的盛宴之中,彷彿忘卻了一切煩惱和憂慮。周圍的宮女太監們也都小心翼翼地伺候著,生怕稍有不慎便會惹怒這位天子。

然而,就在這表面繁華的景象之下,隱藏著一個令人憂心忡忡的事實——朝政正日漸荒廢。曾經那個井然有序、高效運轉的朝堂如今變得混亂不堪,各種政務堆積如山卻無人處理。

大臣們心急如焚,他們深知這樣下去國家必將陷入危機之中。於是,一批又一批忠誠之士挺身而出,屢次向皇帝劉驁進諫,言辭懇切地勸說他應以國事為重,不能再沉迷於個人私情之中。

“陛下,切不可因私情而誤了國家大事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跪在地上,額頭緊貼地面,聲音顫抖地說道,“如今外有強敵環伺,內有民生疾苦,您作為一國之君,應當心繫天下蒼生,勵精圖治,重振朝綱啊!”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表示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

只見那金碧輝煌、莊嚴肅穆的朝堂之上,丞相王商身著華麗朝服,正雙膝跪地。他神情凝重,目光堅定地凝視著高高在上的皇帝劉驁,言辭懇切地進言道:“啟奏陛下,如今我大漢朝各地災情頻繁發生,洪水氾濫成災,旱災致使禾苗乾枯,蝗災遮天蔽日,百姓們生活困苦不堪,流離失所者不計其數啊!陛下您應當心懷天下蒼生,將他們的苦難放在心頭,勵精圖治,採取有效的措施來拯救黎民於水火之中啊!”

然而,面對王商這番情真意切的勸諫,劉驁卻是一臉的不耐煩之色。他眉頭緊皺,嘴角微微向下撇去,顯得極為不悅,冷冷地回應道:“朕身為天子,自然心中有數,如何治理國家還用不著你們這些臣子在此指指點點。此事朕自有分寸,爾等無需再多言了!”說罷,便揮了揮手,示意王商退下。

大司馬匡衡一臉凝重地站了出來,他挺直脊樑,毫不畏懼地直視著皇帝劉驁,聲音洪亮且堅定地說道:“陛下啊!如今這後宮之中,奢靡之風盛行,所耗之財物簡直難以計數。長久如此下去,國家必將陷入危局,甚至可能會走向覆滅啊!”

劉驁聽聞此言,頓時瞪大了眼睛,眼中怒火熊熊燃燒,他惡狠狠地盯著匡衡,厲聲呵斥道:“朕身為天下之主,富有四海,難道就連這麼一點小小的享樂之事都無法滿足嗎?你們這些臣子,整日就知道對朕指手畫腳!”

然而,儘管劉驁怒氣衝衝,但匡衡並沒有被嚇倒。他深吸一口氣,繼續勸諫道:“陛下,您貴為天子,理應為天下萬民樹立榜樣。若因一己私慾而放縱後宮揮霍無度,百姓們將會如何看待您呢?屆時民心盡失,江山社稷又怎能穩固呢?還望陛下三思而後行啊!”

可惜的是,此時的劉驁早已聽不進去任何勸告。他不耐煩地揮揮手,示意匡衡退下,然後轉身便自顧自地離去,留下匡衡獨自在原地嘆息不已。此後,劉驁依然我行我素,對後宮的奢靡之舉不加節制,全然不顧國家和子民的未來。

在治理國家這一至關重要的事務上,劉驁逐漸顯露出日益嚴重的懈怠之態。全國各地的災情如雪片般飛來,洪澇、旱災、蝗災等天災頻頻降臨,致使百姓們流離失所、苦不堪言;而民怨亦是如潮水般洶湧澎湃地湧向朝堂,對官府的不作為和苛捐雜稅表示強烈不滿。然而,面對這堆積如山的緊急事務和民眾的疾苦呼聲,劉驁竟然視若無睹,毫無心思去認真處理。

\"這些煩心事,莫要再來擾朕!\" 只見劉驁不耐煩地皺起了眉頭,滿臉怒氣地將手中的奏摺狠狠地扔在了一旁。那奏摺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後,重重地落在地上,發出沉悶的聲響。彷彿那些關乎民生大計的奏報只是一堆無用的廢紙,根本不值得他花費一絲一毫的精力去關注。

黃河氾濫,淹沒了無數農田,百姓流離失所。地方官員緊急上報,請求朝廷撥款賑災。

劉驁卻在宮中與趙氏姐妹飲酒作樂,對奏摺置之不理。

“陛下,黃河災情緊急,若不及時處理,恐生民變。”大臣心急如焚。

劉驁卻擺擺手:“讓他們先等著,朕現在沒空。”

邊疆戰事吃緊,匈奴屢屢犯境,劉驁也未能做出有效的決策。

“朕信任的將領們,為何不能為朕解憂?”他在宮中大發雷霆,卻又拿不出切實的解決方案。

將軍陳湯在前線奮勇殺敵,多次請求增兵支援。

“陛下,匈奴兇猛,我軍兵力不足,請速派援兵。”

劉驁猶豫不決,最終導致戰事失利,邊疆淪陷。

由於劉驁的荒淫無道,朝廷內部貪汙腐敗成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