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對周王室的困境漠不關心。
姬句派使者前往晉國,希望能得到晉國的援助。
晉國國君卻說道:“周室如今衰落,自顧不暇,我晉國也無能為力。”
姬句感到無比的失望和無奈。
他又派使者前往齊國,齊國國君雖然態度稍微友好一些,但也只是給予了一些象徵性的物資援助。
在王宮內,姬句的王后也為周室的未來擔憂。
“大王,這可如何是好?”王后常常以淚洗面。
姬句安慰道:“莫要太過傷心,朕定會想辦法。”
儘管面臨重重困難,姬句從未放棄重振周室的信念。他日夜操勞,努力尋求著復興周室的途徑。
有一天,姬句收到訊息,說南方的楚國正在擴張勢力,可能會威脅到周王室的安全。
姬句召集大臣們商議對策。
“楚國強大,我們該如何應對?”姬句憂心忡忡地問道。
大臣們紛紛發表意見,但大多都是消極悲觀的看法。
姬句沉思片刻,說道:“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主動出擊。”
他決定派使者前往其他諸侯國,聯合他們共同對抗楚國的威脅。
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有幾個小諸侯國願意與周王室結盟。
然而,在準備作戰的過程中,周王室又遇到了新的問題。軍隊的糧草不足,士兵們的訓練也不夠充分。
姬句心急如焚,他再次親自出馬,解決這些問題。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姬句親自前往軍營,慰問士兵們。
“將士們,為了周室的尊嚴和安全,我們必須戰鬥到底!”姬句的聲音在寒風中迴盪。
士兵們深受鼓舞,士氣大振。
終於,與楚國的戰爭爆發了。周王室與盟國的軍隊奮勇作戰,但由於實力懸殊,最終還是沒能取得勝利。
姬句在戰後總結經驗教訓,繼續為周室的未來而努力。
在一次祭祀活動中,姬句對著祖先的牌位默默祈禱。
“列祖列宗在上,保佑周室度過難關,重振雄風。”
姬句知道,前面的道路依然充滿艱難險阻,但他堅信,只要自己不放棄,周室總有復興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