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兩國的王子前來,並聚集士兵,關閉城門以自守。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中黃門孫程等十九人發動了政變。他們在德陽殿殺死了江京、中常侍劉安、陳達和他們的同黨。隨後,孫程等人前往迎接時年十一歲的劉保,將他擁立為帝。
劉保在孫程等人的簇擁下,召集尚書和僕射以下的官員,讓他們跟隨自己的輦車前往南宮。他又留下孫程等人駐守宮門,隔斷內外聯絡,之後登上雲臺召集百官,宣佈登基稱帝。劉保下令命虎賁衛士和羽林衛士守衛南北宮的諸多大門,以確保局勢的穩定。
閻顯當時在宮中不知所措,小黃門樊登勸他用太后的詔令調集士兵抵抗。閻顯召越騎校尉馮詩前來,向他許以好處,希望他能支援自己。馮詩假意答應,出去後卻斬殺了閻顯同黨樊登,隨後返回自己的軍營。閻顯的弟弟衛尉閻景聽到訊息後,率領軍隊入宮,尚書郭鎮率衛士出擊將閻景斬殺。
此後,劉保派遣使者進入北宮,奪取了皇帝的玉璽和印綬。他親自前往嘉德殿,派使者逮捕閻顯和他的兩個弟弟,將他們抓到監獄處死,把閻太后遷到離宮居住,其家屬都流放邊疆。之後,劉保下詔給司隸校尉,表明只誅殺閻顯、江京和他們的親屬,其他人物一概從寬處理。劉保還將幫助自己即位的孫程等十九名宦官都封為侯爵,並賞賜他們大量金銀車馬,其餘功臣也都各有賞賜。
劉保登基的那天,陽光灑在宮殿的金瓦上,熠熠生輝。他站在高高的城樓上,望著腳下的臣民,心中五味雜陳。
親政之路 波折不斷
劉保登基後,開始了他的親政之路。他深知朝廷中存在著許多問題,於是決心進行改革,以挽救東漢王朝的衰落。
永建元年(126 年),中常侍張防濫用權勢,收取賄賂,司隸校尉虞詡依法追究卻被其打壓誣陷,被罰去左校服役。宦官孫程等人上表維護虞詡,怒斥張防,結果惹得劉保大怒,將他們十九人全部免官,並令其離開京城去往封地,後來又改封孫程為宜城侯。虞詡的兒子虞顗與他名下上百門生,去找中常侍高梵,為虞詡申訴。最終,高梵上報劉保,劉保當天就釋放了虞詡,並將張防流放邊疆,其黨羽賈朗等六人或處死或罷黜。
這一事件讓劉保深刻認識到,宦官勢力雖然在他登基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但也不能任由他們胡作非為。於是,他開始著手整頓宦官隊伍,加強對他們的監管。
在對外政策上,劉保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當時,鮮卑人劫掠遼東、玄菟一帶,護烏桓校尉耿曄率領南單于攻擊鮮卑,將他們擊潰。劉保下詔幫扶荊、豫、兗、冀四州貧苦百姓,並給予他們醫藥。沒過多久,西域長史班勇、敦煌太守張朗先後攻破焉耆、尉犁、危須三國。
永建三年(128 年),劉保想起宦官們的擁立之功,便將他們全部召回京師擔任官職,孫程與王道、李元都被拜為騎都尉。往後三年,東漢境內發生多次自然災害,又有鮮卑人屢次入侵邊疆劫掠民眾,劉保下詔減免災區民眾賦稅,並派遣護烏桓校尉耿曄,率軍討伐鮮卑,將他們擊敗。
永建五年(130 年)春正月,疏勒國王遣侍子來京師,大宛、莎車國王皆派遣使者上貢。為抵禦匈奴的劫掠騷擾,劉保下令在伊吾開設屯田,與和帝永元年間一樣,設定伊吾司馬一人。
陽嘉元年(132 年)正月,劉保冊立梁妠為皇后,賞賜官員民眾爵位。然而,這一決定卻為後來的梁氏外戚專權埋下了禍根。不久,海盜曾旌襲殺章、鄞、鄮三縣長,此後又攻擊會稽(今浙江紹興),劉保下詔沿海各縣屯兵自保。之後東漢境內多地出現災難,劉保派遣使者前往各地祈禱。之後劉保在辟雍(古代大學)舉行饗射之禮,並大赦天下,改元為陽嘉。
在這期間,劉保還致力於發展文化教育。他下令在各地興辦學校,鼓勵學子們勤奮讀書,為國家的未來培養人才。一時間,各地的學府中充滿了朗朗書聲。
有一回,劉保微服私訪到了一所學堂,看到孩子們認真讀書的模樣,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朕希望你們都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劉保對孩子們說道。
孩子們紛紛行禮,表示一定不辜負皇帝的期望。
內憂外患 大廈將傾
陽嘉二年(133 年)三月,劉保派遣匈奴中郎將王稠聯合南匈奴討伐鮮卑,併成功將他們擊敗。此後數年,東漢軍隊同匈奴軍隊發生多次交鋒,又先後同羌人、北匈奴、烏桓發生戰爭,全都互有勝敗。劉保以連年乾旱為由,大赦天下,賞賜八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