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宮廷秘辛
狄仁傑開始暗中調查太平公主的行蹤和人際關係。他發現,最近一段時間,太平公主經常與一位神秘的男子秘密會面。
經過一番追蹤,狄仁傑終於查清了這名男子的身份。他名叫李逸,是前太子李賢的兒子。李賢當年被廢太子之位,後被迫自盡,李逸一直對武則天心懷怨恨,試圖尋找機會為父報仇。
“看來,太平公主與李逸勾結,很可能是想利用淑妃來達到他們不可告人的目的。”狄仁傑心中暗自思忖。
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狄仁傑決定冒險與太平公主正面交鋒。他來到太平公主的府邸,請求拜見公主。
太平公主得知狄仁傑來訪,心中一驚,但她還是強裝鎮定,接見了狄仁傑。
“不知狄大人今日前來,所為何事?”太平公主微笑著問道。
狄仁傑也不拐彎抹角,直接拿出那幾封神秘信件,說道:“公主殿下,不知您對這些信件可有印象?”
太平公主看到信件的瞬間,臉色微微一變,但她很快就恢復了鎮定:“狄大人,這是什麼信件?本宮從未見過。”
狄仁傑冷笑一聲:“公主殿下,您就不必再隱瞞了。這些信件是在淑妃娘娘的寢宮找到的,而信件的紙張和字跡,都與您有著莫大的關聯。”
太平公主沉默片刻,突然嘆了口氣:“狄大人,既然您都已經查到了,那本宮也不再隱瞞。沒錯,這些信件是我寫的。”
狄仁傑聞言,心中一喜:“公主殿下,您為何要寫信威脅淑妃娘娘?她的死,與您又有何關係?”
太平公主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痛苦:“狄大人,您誤會了。我從未想過要傷害淑妃,我只是想讓她幫我做一件事情。”
原來,太平公主一直對武則天的統治心懷不滿,她認為武則天太過強勢,將大唐的江山玩弄於股掌之間。而李逸則是她拉攏的物件,他們企圖聯合起來,推翻武則天的統治,恢復李唐江山。
淑妃的父親曾是朝中的一位大臣,手中掌握著一些重要的軍權。太平公主和李逸希望淑妃能夠說服她的父親,支援他們的計劃。但淑妃一直猶豫不決,她既不想背叛武則天,也不想看到李唐江山被推翻。
“所以,你們就對淑妃下了毒手?”狄仁傑憤怒地問道。
太平公主連忙搖頭:“狄大人,您真的誤會了。我們雖然給淑妃寫了信,但從未想過要傷害她。那晚,我本想再去找淑妃談談,沒想到當我趕到時,她已經……”
狄仁傑看著太平公主的表情,心中半信半疑:“公主殿下,此事非同小可,您最好不要有所隱瞞。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太平公主無奈地說道:“狄大人,我說的句句屬實。如果您不信,可以去調查李逸,他應該能證明我的清白。”
狄仁傑沉思片刻,說道:“好,公主殿下,此事我會繼續調查。但在真相大白之前,還請您不要離開洛陽。”
說完,狄仁傑便告辭離開了太平公主的府邸。他知道,事情越來越複雜了,要想揭開淑妃之死的真相,還需要更多的線索。
第四章:真相漸明
狄仁傑決定對李逸展開調查。他透過各種渠道,終於找到了李逸的藏身之處。
在一個偏僻的小巷子裡,狄仁傑找到了李逸。李逸看到狄仁傑的瞬間,臉色驟變,轉身欲逃。但他的速度哪裡比得上狄仁傑,很快就被狄仁傑抓住。
“李逸,你逃不掉的。”狄仁傑冷冷地說道。
李逸掙扎了幾下,見無法逃脫,只好放棄抵抗:“狄大人,你想怎麼樣?”
狄仁傑將淑妃的事情告訴了李逸,並詢問他是否與淑妃的死有關。
李逸聽後,臉色變得十分難看:“狄大人,我承認,我和太平公主確實想拉攏淑妃,讓她父親支援我們恢復李唐江山的計劃。但我們真的沒有傷害她,那晚我根本就沒有去過西宮。”
狄仁傑看著李逸的眼睛,試圖從他的表情中判斷他是否在說謊。良久,他鬆開了李逸:“李逸,此事我會繼續調查。如果你真的與淑妃之死無關,最好不要隱瞞任何線索。否則,就算你是前太子的兒子,我也不會放過你。”
離開李逸後,狄仁傑陷入了沉思。如果太平公主和李逸都沒有說謊,那殺害淑妃的兇手究竟是誰呢?
狄仁傑決定重新梳理案件的線索。他回到大理寺,將所有與案件有關的資訊都寫在紙上,仔細分析起來。
突然,他發現了一個被自己忽略的細節。在淑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