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傑之借刀殺佛案
第一章:古寺驚變
武周長安三年,暮春時節,神都洛陽城外的白馬寺,古木參天,香菸繚繞。這座千年古剎,向來是佛門聖地,四方信徒絡繹不絕。然而,近日來,寺內卻瀰漫著一股詭異的氣氛。
一日清晨,小沙彌玄真如往常一樣早起打掃庭院。當他路過存放寺中歷代高僧舍利的舍利塔時,發現塔門半掩,心中頓時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他小心翼翼地推開塔門,眼前的景象讓他驚恐地尖叫起來。
只見塔內一片狼藉,供奉舍利的寶盒被打翻在地,盒中空空如也,而守護舍利塔的慧明禪師,倒在血泊之中,早已沒了氣息。他的胸口插著一把匕首,周圍的牆壁上,用鮮血寫著幾個觸目驚心的大字:“借刀殺佛,佛亦難恕。”
這起命案震驚了整個洛陽城,也傳到了狄仁傑的耳中。狄仁傑身為大理寺卿,掌管刑獄斷案,聽聞此事後,立刻與護衛李元芳趕赴白馬寺。
踏入舍利塔,狄仁傑眉頭緊鎖,仔細檢視現場。慧明禪師的屍體已經僵硬,傷口深而致命,顯然兇手手法狠辣。地上的血跡乾涸,呈暗紅色,說明命案發生已有一段時間。
“元芳,你怎麼看?”狄仁傑站起身,目光在塔內掃視。
李元芳面色凝重,環顧四周道:“大人,這現場十分蹊蹺。兇手能在守衛森嚴的舍利塔內殺人盜寶,且留下這般挑釁的血字,絕非一般人所為。”
狄仁傑微微點頭,蹲下身子,拿起掉落一旁的寶盒,細細端詳,“這舍利乃佛門聖物,尋常人盜之無用,兇手此舉,背後必有深意。”
隨後,狄仁傑和李元芳開始詢問寺內的僧人。住持方丈悲慟萬分,“阿彌陀佛,慧明師弟一生慈悲為懷,潛心修行,究竟是何人,竟下此毒手,還盜走了珍貴的舍利。”
狄仁傑目光溫和卻銳利,看向方丈,“方丈莫要過於悲傷,還請告知,近日寺內可有什麼異常之事?或是有什麼陌生面孔出現?”
方丈沉思片刻,緩緩說道:“近日寺內倒是來了幾位香客,不過都是尋常禮佛之人,並未見有何異常。只是……”方丈欲言又止。
“只是什麼?方丈但說無妨。”狄仁傑追問道。
方丈猶豫了一下,“只是幾日前,有一位自稱來自西域的雲遊僧人,在寺中借宿了一晚,行為舉止有些神秘。第二日便離開了,貧僧也未曾多想。”
狄仁傑心中一動,“這位雲遊僧,可有留下什麼線索?他長相如何?”
方丈搖了搖頭,“他一直戴著斗笠,看不清面容,只記得身形高大,聲音低沉。”
第二章:蛛絲馬跡
狄仁傑和李元芳決定先從寺內的僧人入手,調查他們與慧明禪師的關係,以及案發當晚的行蹤。他們詢問了每一位僧人,卻並未發現明顯的破綻。
在調查過程中,李元芳在寺後的一處柴房裡發現了一些奇怪的腳印。腳印很大,且步幅間距較大,似乎留下腳印的人行動匆忙。
“大人,您看這些腳印,會不會與兇手有關?”李元芳指著地上的腳印說道。
狄仁傑蹲下身子,仔細觀察,“很有可能。這腳印的大小和步幅,與方丈描述的那位神秘雲遊僧的身形相符。”
他們順著腳印的方向追蹤,發現腳印一直延伸到了寺後的一處圍牆邊。圍牆不高,牆邊還放著一塊石頭,顯然有人曾藉助石頭翻牆而出。
“看來兇手是從這裡逃離的。”狄仁傑說道。
他們翻過圍牆,牆外是一片山林。狄仁傑和李元芳在山林中繼續尋找線索,突然,李元芳在一棵大樹下發現了一件破舊的僧袍。僧袍上有血跡,且散發著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大人,這會不會是兇手留下的?”李元芳拿起僧袍,遞給狄仁傑。
狄仁傑接過僧袍,仔細檢視,“這僧袍的款式,與白馬寺僧人的僧袍不同,很可能是那位神秘雲遊僧的。看來我們的方向沒錯。”
就在這時,他們聽到了一陣馬蹄聲。循聲望去,只見一名騎馬的男子正朝著他們這邊趕來。男子來到他們面前,翻身下馬,恭敬地說道:“狄大人,卑職是洛陽城的捕快,奉命前來協助大人調查此案。”
狄仁傑點了點頭,“來得正好,你立刻去附近的城鎮和村莊打聽,是否有人見過一位身形高大、戴著斗笠的僧人,若有訊息,立刻回報。”
捕快領命而去,狄仁傑和李元芳則繼續在山林中尋找線索。他們又在山林中發現了一些打鬥的痕跡,以及一些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