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跟著爸爸去城照顧他去了,爸爸這幾天工作壓力特別大,上次看爸爸的時候正好是送二哥,奶奶看見剛剛去城裡半個月不到,又瘦了一大圈的兒子,瞬間心疼的不得了,反正自己年紀也不大,就讓兒媳婦和兒子住一段時間吧。
本來她想讓孫女一起回城裡住的,畢竟跟著他們老兩口在村子裡面待著也沒事幹,這麼大一個丫頭,他們想孩子輕鬆一些,但是蜜桃兒覺得在哪都一樣,在老家的話自己還能陪伴爺爺奶奶他們,更何況現在正好是撿山貨的季節,林子裡的東西都熟了,她就是回答奶奶:“我想跟我表姐她們一起去撿山貨,反正爸爸有媽媽的陪伴,我就在村子裡好好陪伴你們也很好啊。”
對此大家都沒有反對,孩子自己願意就不干預孩子的心意了。
表姐就是外婆的孫女兒,外婆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他們對媽媽來說不能像對兩個兒子一樣親了,但也比其他家的女兒待遇好了很多。
畢竟這個也是自己親生的孩子,而且姥姥姥爺對這個閨女,和兒子相比也沒有過多的差別。
媳婦兒也沒有因為女兒雖然在村裡,但也過上了城裡的日子有任何眼熱,大家的日子過得都很好。奶奶這邊是因為家裡面只有爸爸這一個孩子,所以他們家和姥姥家那邊關係也都不錯。
舅舅家前兩年的時候因為食物匱乏,很多人都選擇了回農村生活,爸爸覺得這個時機不錯,雖然說城裡糧食也不全,可是又不是全家一起搬到城裡,就給大舅哥說了這件事情。
姥爺當機立斷直接拿出來了家裡的糧食,給兩個兒子換了兩份工作,現在兩個兒子都在城裡邊工作,沒過兩年糧食危機過去了,很多人都開始追悔莫及,後悔自己當時這麼簡單就放棄了城裡的工作。
倒是舅媽那時候挺感激爸爸的,爸爸沒有給他們說這件事情,他們家也就錯過了這次機會。
當時糧食危機大家都往村裡跑,其他人想到城裡人都吃不飽往鄉下跑了,可他家倆兒子還拿著保命的糧食,非得去學人家城裡人過城裡日子,這麼做簡直就是不過腦子。
可沒過幾年糧食危機過去了,人家兒子每年都能夠掙到工資,每個月都能夠有現金拿回來,他們就開始後悔了,連連抓到當時那麼好的機會,他們沒有抓住,現在後悔都來不及了。
這些事情自家都不知道,奶奶也不會在孩子面前過多的抱怨,老人們也不會給孩子們說當時他們換工作的時候,其他人都是各種的嘲笑,說人家城裡人都跑農村去了,他們家花錢花糧食把孩子送到上班,真的是不會算賬。
現在那些人就知道不會算賬的是誰了,他們的眼界太短了,而舅舅舅媽表哥表姐他們非常的感激自家,要不是姑姑姑父記掛他們,那他們家也和其他夥伴一樣,一家人一件衣服從大的穿到小的,衣服更是補丁套補丁。
奶奶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也沒有嘲笑別人,畢竟不是所有的人眼光都那麼的超前,不過這也讓她知道,自家日子過得好就行,還管著什麼別人的看法。
後面在自家送孩子們上學時,別人就說他兒子就生了女兒,他家一個女孩子你們都送她去上學,他們也都沒有理會。
就連前兩天小孫子跟著當兵去了,其他人還在說呢。
“高中畢業有什麼用?
高中畢業不是還找不到工作,去當兵去了?
你看看咱咱村裡誰誰誰,人家上小學了就直接去當兵,這不是比那上初中高中還少上了這麼多年學,少走多少彎路呀?
早知道這樣,還不如直接送孩子當兵去呢,還花這學費幹嘛。”
奶奶可沒空理他們,這道理他們又不是不知道,一個普通兵種,跟一個有知識有文化的兵,哪個兵更能得到上面的重視,這傻子都分得清,但是他們可不管,他們就說到:“反正人家孩子已經當了六年兵了,這馬上就要升官了。”
不過蜜家可沒有對別人的嘲笑過多理會,這都是看著葡萄吃不到,就吐槽對方葡萄酸的人,他們還在乎那麼多幹嘛。
日子是自己家過的,自家能夠開開心心的過下去,還管別人的看法。
自家哥哥當兵的時候,舅舅家的大兒子也去了,舅媽當時也不是很捨得,但是想到孩子一輩子就跟著他們土裡刨食,自己又不願意,要是在城裡邊有份工作還好,可現在城裡的工作要是那麼多的話,就不會有那麼多孩子給他們送下鄉了,對此大家也知道該怎麼選擇。
反正當兵是苦了一些,可總比在家裡邊上山下鄉種地的強,再加上雖然親家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