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也是糊塗,真會找老師,許諸能看明白才有鬼,他自己還蒙著呢。白了典韋一眼,也不說話,你自己猜吧,我不告訴你。
其實,劉華的意思是,我想做對世道有用的人,造福大漢百姓的人,為天下樹立道德標杆,而不是跟各路諸侯打生打死,血流成河。我想走另一條路,影響天下大勢。
最終,劉華一錘定音,決定先取幷州。既然定下了調調,眾將領也無所謂,只要有仗打就行。紛紛修整兵甲,磨練刀槍,整軍備戰。
同時,千機衛探子大量派往幷州各郡縣,刺探情報,作為大軍的眼睛。
當兩月後,大軍準備完畢,千機衛暗探們的小紙條紛紛傳回來,把劉華看得牙癢癢。
此時的幷州地域十分廣大,民族眾多,民風彪悍,是抵禦北方戎狄的前沿陣地,下屬九郡共92縣,原本有四百多萬人口,現在只剩300萬左右了。
丁原死後,此地無人主持大局,幷州北方五郡已經被戎狄鮮卑和烏桓佔據,官軍戰死,百姓被屠戮大半,人口一年多就被殺了一百多萬;南部四郡太守還活著,既打戎狄也互相攻伐,搞的一團糟。各郡大致情況如下:
1. 上黨郡:治所在長子(今山西長子),太太守張揚,傭兵一萬,人口54萬,下轄13縣。
2. 太原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晉源),太守令狐雲,擁兵八千,人口約52萬,下轄15縣。
3. 西河郡:治所在離石(今山西離石),太守王開,擁兵五千,人口約38萬,下轄9縣。
4. 上郡:治所在膚施(今陝西榆林魚河鎮),太守李耕,擁兵五千,人口約36萬人,下轄9縣。
5. 雁門郡:治所在陰館(今山西朔州汴子疃附近),太守在抵禦烏桓大軍時兵敗被殺,此地已被烏桓佔據,原本人口50萬的大軍,還剩30萬人左右,下轄14縣。
6. 雲中郡:治所在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縣古城鎮),太守在抵禦西部鮮卑時被殺,該地也被西部鮮卑和烏桓人佔據,原本人口46萬的大郡,現在已不足30萬,下轄11縣。
7. 定襄郡:治所在善無(今山西右玉),太守被烏桓大軍所殺,此地已被烏桓佔據,人口損失一半,還剩25萬,下轄5縣。
8. 五原郡:治所在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哈業附近),太守被西部鮮卑殺,已混亂不堪,原本40多萬人口的大郡,現在已不足20萬人了,下轄9縣。
9. 朔方郡:治所在臨戎(今內蒙古磴口縣壩楞),太守被西部鮮卑所害,漢人都快被殺絕了,還剩15萬左右,下轄6縣。
幷州北方五郡失守,百姓被屠戮的訊息在破虜將軍府及漢華軍中傳開,全軍上下義憤填膺,紛紛磨刀披甲,嗷嗷大叫,欲要北上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