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約八千人,還有原來守關軍卒三千,共有六萬餘人,盟軍現在人數達到了十五萬,強攻也不是不行,但代價就太大了。
劉華怎麼會幹這種蠢事,讓自己好不容易聚起來的兩萬大軍送命,於是跟盟主請示:“袁盟主,我軍斥候探查,在伊闕關旁有一小路,可直達洛陽,我想出奇兵,不知可否”。
袁紹知道副盟主劉華定有神機妙算,兩次破關,都是這小崽子完成的,這次也一定能行。
看到各位諸侯那迫切的表情,袁紹稍作思索,也認為此法可行,說道:“副盟主要單獨領軍,孤軍深入,那可是危險重重啊,你可想好了”。
劉華回道:“為國盡忠,九死無悔”,說得那是大義凜然,讓眾諸侯都十分讚歎。
劉虞一看,自己兒子又要玩火,很是擔憂,也要隨兒子一同前往,眾諸侯也不阻攔,就劉虞你那四千騎兵,攻城根本沒用,純屬多餘,要走就走吧。
劉華也嫌棄得看著老爹,氣得老頭不行,兔崽子,老頭子我還不是為了你好,你還不樂意了。
劉華帶著自己大軍,和劉虞一起倆開盟軍大營,與眾諸侯分別,獨自踏上征程。按照千機衛暗探的指引,朝著一條小路走去。
劉虞被戰馬晃得迷迷糊糊,見道路越來越窄,然後是崇山峻嶺很是難行,又不高興了:“華兒,你派出去探路的到底行不行,就這路哪是大軍行走的”。
劉華撇撇嘴,道:“父親放心,正是因為此路難行,董卓才不會派兵把守,如果是大道坦途,那我們就沒必要來了。
此路雖難行,但還是很安全的,盟軍成敗在此一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