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專權跋扈要另立新君,丁原率領呂布討伐董卓,董卓不敵呂布。
李肅便自告奮勇去勸降呂布,他送了赤兔馬和珠寶等厚禮,一番巧舌如簧的說辭後,呂布不但答應歸降董卓,還殺了自己的義父丁原。
這一事件讓董卓實力大增,但李肅卻沒有因勸降大功得到董卓的重賞,心中由此產生不滿。
此關原本只有三千步卒鎮守,後接收了華雄的潰兵一萬餘人,現在也是軍力強悍。但是李肅守著這個小關隘,本來心裡就不爽,後面又有三十萬盟軍也是憂心忡忡。
新接手的那一萬騎兵不能守城,自己憑藉這三千守軍如何能敵,關破人亡是註定之事,董卓有功而不賞,我可不能為他賣命,因此這貨開始籌備著跑路。
原歷史中,這廝也是這麼幹的,見到盟軍旗幟就棄關而逃了。
劉華搜尋著腦中的記憶,知道汜水關這有機會,看來又得立一大功了。劉華邁著小短腿,走出了六親不認的步伐。
來到袁紹和十八路諸侯跟前,說道:“袁盟主,諸位諸侯,我劉華願帥麾下兵馬,為大軍先鋒,定能衝破汜水關,為大軍開路”。
眾諸侯一聽,還有這好事,真有傻缺敢拼上老本去攻打關隘,那肯定不能拒絕啊。袁紹也是這麼想的,當即表示同意。
老爹劉虞一聽不樂意了,你們這幫老狐狸欺負我家華兒年幼是吧,我老頭子還在這呢。
趕緊說道:“華兒不可,汜水關乃洛陽八大關隘之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關上守軍三千,又有華雄敗兵加入,人數是你的兩倍,又是守關的一方,你此去定無勝算,萬萬不可”。
劉華看了便宜老爹一眼,看來老爹還是親的,無所謂道:“我劉華豈能畏懼危險,為國而戰,死而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