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破敗,遠遠超乎了劉華的想想。
踏入濟陰郡,漢華軍的心再次被揪緊。濟陰是兗州重要的糧食產區,肥沃的土地本應孕育著豐收的希望。
然而此刻,呈現在眼前的卻是一片荒蕪與絕望。農田裡,到處是雜亂無章的腳印和被丟棄的農具,那是黃巾軍搶奪糧食時留下的罪證。
濟陰郡的百姓,個個面黃肌瘦,眼神空洞無神。他們衣衫襤褸,或是在拉扯爭搶,或是在路邊行乞。
漢華軍一路疾馳,不想看那些揪心的場景,半個月就敢到了山陽郡昌邑城。
路上遇到好幾夥黃巾軍,劉華精銳騎兵都是橫衝直撞就透過去了,自有後續漢化軍兵馬來收拾他們。
山陽郡更是破敗不堪,向來以文化繁榮著稱的大郡,如今,哪還有什麼人煙。那些曾經傳出朗朗讀書聲的學堂,都是門窗破爛,裡面的桌椅板凳東倒西歪,書本散落一地。
劉華走進一間學堂,彷彿能聽到曾經學子們的歡聲笑語和誦讀詩書的聲音,可如今卻都已消逝在這戰亂的硝煙之中。
如今的兗州,哪裡還有富足的樣子,比並州邊郡的慘烈更甚,被黃巾軍破壞得不成樣子。
百姓們流離失所,衣食無靠;經濟崩潰,商業凋零,農業荒廢;文化也遭受重創,學堂關閉,賢才隱匿。
如此種種,讓漢華軍一眾人馬心痛不已。
軍師賈詡感覺自己佔到理了,兗州亂成這樣,我們絕對是來當救世主的,賤兮兮問道:“兗州如此境況,小主心不痛呼。”
劉華凝目,老賈你想幹啥,回道:“都是黃巾賊寇乾的,與我何干。”
話雖如此,但人非草木,劉華豈能不氣,取兗州的心也堅定下來。只有在自己的治下,才能重新煥發兗州的生機,那些諸侯都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