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寶,更看不上那些女子,哪裡有大漢女子溫柔賢惠,更沒有大漢婆姨們養眼。
走投無路的呼廚泉,又試著割地求和,甚至願意認大漢為宗主國,自己稱臣納貢,永不反叛。
大戰已經打到這個程度,劉華自然不信他的鬼話,也不會給他們喘息的機會,鐵了心要給南匈奴滅族滅國。
雙方談判破裂,只能各自備戰,做最後的決斷。
劉華調集大軍,四面圍攻王城,呼廚泉也孤注一擲,破釜沉舟,雙方展開最後的攻防戰。
匈奴王城,其實就是一些土牆圈起來的大型營地,跟大漢城池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沒有高大的城牆,也沒有城門。
就這種攻城戰,還有何難度,在漢華軍六支精騎的引領下,十幾萬漢軍四面總攻,一舉攻破王城。
匈奴大軍隨即崩潰,呼廚泉只帶著少數親信逃出重圍,直奔北匈奴而去。
自此,南匈奴劫掠大漢的戰事,無疾而終,還來了個大反轉,成了笑話。
南匈奴也就此覆滅,其廣闊的國土,也歸入漢疆,使得大漢西北方向版圖大增。
劉華將南匈奴領地劃為大漢第二十一個州,稱匈州。
令荀彧暫代匈州刺史,總領此地政務,劃分郡縣,遷徙人口,發展民生。
又令李典為匈州將軍,總領軍事,令單經、王門二將為都尉,留下七萬東鮮卑降卒和十萬東胡降卒鎮守此地。
劉華也履行承諾,給這十七萬降卒以大漢百姓身份,並都賜予漢姓,登記造冊,並分發土地和牧場,受到兵卒們讚許和擁戴。
在匈州實行屯墾制度,兵卒們戰時為兵,閒時務農或放牧,生產作戰兩不耽誤。
而這些俘虜兵,也很知足,也算是重獲新生了,有了土地和牧場,也就有了牽掛,自然是珍惜得不得了。
都憋著勁多種些糧食,多養些牛羊,好讓自己日子更富足。
劉華還鼓勵這些降卒穿漢服,講漢話,尊漢禮,守漢律,支援他們和匈奴女子結婚,以充實匈州人口。
總之,一系列優惠政策下,匈州快速平定下來,此地百姓的觀念也在快速轉變,只要有好日子過,跟大漢走,似乎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