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末這個時代,各個陣營之間沒什麼真友誼,都是盟約一陣,混戰一陣,亂的很。
諸侯們互相嫁閨女,成了結盟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但媳婦未過門,就不算達成姻親;
即使是過了門,諸侯間也是政治聯姻而已,重形勢輕感情,都是利益交換。
一般不會因為盟友被欺負了,而跟第三方不死不休。
可劉華是一般人嗎,顯然不是,都神兵天降了,可見一斑。
就小崽子這破釜沉舟的氣勢,足以證明,我劉華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曹操陣營得知,胸前帶奶瓶子的那貨來了,就知道弄死呂布這事,難以善了了。
衛將軍府實力強大,兵多將廣,不是曹操丞相府能抗衡的。
若不能妥善處理此事,後續還不知道,要招來多少漢華軍。
曹操想通此中關節,感覺事態升級,已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了。
自己雖然手中有皇帝劉協為質,按常理,小賊應該不會不顧他們老劉家皇帝的死活,魚死網破。
但誰又能保證,小賊不會藉此,硬逼自己出手,置漢獻帝於死地,進而將屎盆子扣自己頭上,小崽子從來不按套路出牌。
曹操多疑的性格,弄的他思慮過多,看不透事態發展,拿不準劉華這個神經病,要鬧到什麼地步。
想當年,此子就在長安,為了個馮方女,劫法場,闖宮城,血洗金鑾殿,這是正常人能幹出來的事嗎。
這次小賊身邊還跟著個苦主呂玲綺,枕頭風一吹,真是要了老命了。
曹操越想腦袋越疼,額頭汗如雨下,提筆給劉虞、袁紹、袁術、公孫瓚、孫策、劉表等諸侯,一一親筆書信,並送去厚禮。
把能請到的諸侯,全部請到青州來,讓天下諸侯出面,來說和。
從東萊到齊國郡臨淄城的地勢,都是起伏不大的平原丘陵,適合大股騎兵奔襲。
防守方几乎無險可守,曹操只能傳令各地守軍,拉起人牆,強行阻攔,延緩劉華進軍的速度。
劉華領三支精騎,衝破重重阻擋,一路衝關奪寨,出東萊,過陽城,歷時半個多月,順利進入齊國郡境內。
沿途曹軍守將雖勇,但皆不是趙雲、許諸、典韋三人的一合之敵,被打得懷疑人生。
劉華大軍進入齊國郡境內後,遇到曹洪、曹仁、夏侯淵等將領阻擋。
曹軍三將帶來三萬餘步卒大軍,聯手佈置軍陣,組成三道防線,想消磨劉華大軍銳氣,為曹操全盤部署,贏得時間。
劉華報仇心切,不想跟這些人磨時間,其麾下三支精騎中,各有一千重甲,令三千重甲集中一處。
想以重甲騎兵開路鑿陣,其餘兵馬緊隨其後。
雙方準備完畢,在齊國郡原野上拉開架勢,準備大戰。
曹仁鎮守第一道防線,引一萬精兵列陣,軍旗獵獵作響。
旗下是嚴陣以待的曹軍將士,刀槍林立,盾牌相接,宛如銅牆鐵壁。
曹仁知道劉華手下皆騎兵,來去自如。曹軍缺馬,只能拿人命往上填,看看身後顫抖的兵卒,心裡很是沒底。
第二道防線由曹洪把控,以一萬帶甲步卒結陣防守。
他來回踱步,神色凝重,不斷地檢查著士兵們的裝備,大聲吆喝著鼓舞士氣。
曹洪心裡明白,要是漢華軍那麼容易防住,就不用佈置三道防線了,前邊曹仁肯定要敗。
一旦第一道防線被破,他這裡將承受巨大的壓力,絕不能有絲毫的疏忽。
夏侯淵則在第三道防線,一萬步卒列陣,三千騎兵協同防守。
那三千騎兵,是曹老闆咬著牙派出來的,真捨不得讓這些騎兵來送命。
這也是臨淄城外圍防線的最後一道屏障,也是最強大的一道屏障。
劉華這邊,各軍也做好了準備,開始行動。
趙雲一襲白袍,騎在雪白的照夜玉獅子上,威風凜凜,領著三千重甲最先出戰。
他原來那匹馬,在和延優大戰中,被打殘廢了,現在胯下這匹玉獅子馬,是小主劉華親手給挑選的,名字也是小主起的。
趙雲麾下淨世白騎又鮮于銀暫領。
許褚虎背熊腰,手持鑌鐵大刀,一身板甲加身,坐下一匹神俊的黑馬,十分威武。
身後是四千滅世黑騎,緩緩走來。
典韋腰間別著一卷破書冊,手持雙戟,不倫不類。
依舊是騷包的儒將打扮,這次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