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眉毛一挑,很不服氣,說道:“慎言個屁啊,黃河是華夏文明發源地不假,可這與黃河又有多大幹系;
孕育兩岸百姓就言過其實了,難道沒了它,兩岸百姓還活不成了;
母親河之說,不過是文人墨客的讚譽而已,這幫婦孺實在沒話說了,才胡亂編排,切莫當真;
咱就說這條河流經中原地區,是利大一些,還是害大一些吧。”
郭嘉毫不思索,回道:“那肯定是利大啊。”
賈詡也不急,反問:“利在哪裡。”
郭嘉:“可以捕魚、引水灌溉農田。”
賈詡又問:“黃河水濁,沿岸又有幾個是靠捕魚為生的。
其中上游,人口稀少,多是遊牧部落,有幾個種地的,誰拿它灌溉農田;
到了下游,河床高出地面許多,每年加高河床尚且不及,又有哪個敢掘開河口飲水澆地的。
因此,黃河之功利,實屬雞肋,還不如小溪小河來得實用。”
郭嘉被懟得目瞪口呆,不知該說啥了,努力思考黃河的優點,可再也想不出來了。
賈詡繼續:“再沒利處了吧,可它的弊端就大了去了。
此河多次氾濫,帶走了不知多少性命,所過之地,一片汪洋,整縣整鄉得消失;
每年治理它,又耗費多少百姓的血汗和財富;
它虹吸了周邊無數條河流的流水,造成沿線水資源,嚴重分佈不均,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若無它,會有更多小河流流經各地。
更不用說,它阻隔大地,斷絕交通,要來何用。”
郭嘉被說得三觀盡碎,被人們稱讚了幾千年的母親河,咋在賈詡嘴裡變成這個樣子,呆愣許久,不知該怎麼反駁。
老賈感覺自己今天發揮不錯,臭屁的不行。
拍著郭嘉肩膀說道:“奉孝啊,身為軍師,要透過表現看本質,不可人云亦云,受世俗言語所擾。
你還年輕,要走的路還長,要學的還有很多啊,更要有自己的思慮和見解,好多事情都是反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