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或千人不等,提高步卒的整體戰鬥力。
保證每軍,都有一支裝備精良,能打硬仗的骨幹營,以便有尖端力量,快速攻堅;
此舉大大提高了各軍的戰鬥力,隨便拉出一支來,都能打硬仗,看得劉華頻頻點頭,心花怒放。
司馬懿第七策,調整各軍種的待遇,建立抽查制度。
根據各軍情況,制定了戰時和閒時的軍餉待遇標準,激發了各軍戰鬥的積極性,想多掙錢,就去戰鬥,打仗不吃虧。
還成立專門機構,不定時隨機檢查各軍軍餉發放情況,杜絕將軍們吃空餉的現象,一經發現,立即嚴懲不貸。
司馬懿第八策,規範獎懲標準。
司馬懿特意強調,任何人,包括小主,不得超過標準,隨意找由頭獎罰,以免揮霍錢財。
此舉,主要是給小主劉華定的,杜絕了像劉華這種,腦門一熱,不看軍功大小和形式,全憑喜好,找個由頭,就大肆撒錢獎賞的情況發生;
也杜絕了像劉華這種,賞罰不明,錢花了不少,但效果不咋地。
造成全軍經常過苦日子,沒錢了就厚著臉皮,給大家畫大餅、空許願、集體啃窩頭的情況發生;
搞的劉華很不高興,埋汰誰呢這是,到底誰是主人啊。
憑啥我有錢了,還不能獎賞屬下,獎賞還得按你規定的金額來。我自己的錢,我還不能做主了,啊忒。
小崽子感覺自己被欺負狠了,拎著小寶劍就要給司馬懿放血。
好在是,老狐狸識大體,好一陣安撫,才拉著小崽子勾欄聽曲去了。
最終,這條軍規,險之又險得保留了下來,得到全軍將士讚許。
司馬懿第九策,撫卹傷亡。
完善了漢華軍傷殘和陣亡者的撫卹制度,根據傷亡程度不同,撫卹和補償也不同。
此規定很詳細,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由將軍府司馬親自督辦,極大縮短了補償時間,公開透明,公平而高效。
使漢華軍人人信服,各軍將士,看到了自己受傷不會白挨刀,打殘了有人供養,陣亡了家人也能得到撫卹,再無無後顧之憂,奮勇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