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平民百姓的日子可真是艱難,怪不得大漢人口如此之少,這哪裡是來做人的,簡直就是來渡劫的,還不如山中鳥獸好活。
可憐一個嬌生慣養的宗室子,大漢十九郡主官,大鴻路,烏亭侯,大漢王朝頂端的人,從不知勞作為何滋味的人。
如今也不得不放下身段,拖著那瘦小的身軀,燒水做飯、打豬草、餵雞放羊,一天累個半死,也只能喝碗野菜糊糊維持小命,偶爾能吃點幾顆沒有脫皮的粟米,已經是奢求。
劉華感覺不能再待在這了,再待下去別說養身體了,估計自己得餓死苦死。
臨走,大叔父子依依不捨,這麼小的孩童,要走出這大山,豈不九死一生,但耐不住孩子態度堅決,非要走。
分別之時,大叔把積攢了好久的魚乾和一小袋炒熟的幹粟米給劉華裝上。
劉華感動不已,跟人家許諾:要是我能活著出去,就接恩人去城裡享福,天天吃肉。
奈何二人根本不信,你就吹吧,可千萬別提肉字,不然又感覺餓了。
劉華也是無語,我吹,我手下養著二十萬兵馬,難道幾頓肉還管不起。
可咱也不敢暴露身份,不然就是第二個漢獻帝的待遇。
劉華獨自踏上路途,打算到漢江邊上,沿漢江順流而下,過南陽郡,回洛陽,這是距離最近,最可行的路了。
小叫花子劉華,一手拄著竹杖,一手按著粟米,生怕別人搶了去。
真沒想到自己會有這麼一天,這袋子連大黃都不吃的玩意,竟成了自己的命根子。
一路蹣跚,飢腸轆轆,劉華很想羊奶和肉湯的味道,可那奶瓶子早就不知道哪裡去了。
漢中官道,詮釋了什麼才是真正的空虛寂寞冷,劉華感覺撐不住的時候,就不停呼喊:大黃,你小主人又快死了,快來救我啊,
讓我把你燉了,吃頓狗肉也行啊。嗚嗚,這次你為什麼不來救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