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東部崛起(2 / 2)

為什麼沒有在基隆煤礦那邊盯著,反而返回了船政?”

楚辰微眯著雙眼,目光幽幽的看著葉文瀾。

在他記憶中,葉文瀾並不是不負責任之人,他離開基隆煤礦,肯定是有原因的。

葉文瀾是廣東人,自幼聰穎,少年時便棄學遊歷,跟隨當時外出南洋、美國的務工人員去過很多國家,通曉外語。

後來輾轉流落美國,那時正是美國西部淘金熱之時,葉文瀾趁此機會,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後來回國從商,船政建立之後,鑑於他通曉國外之事,所以便被聘為船政總工。

基隆煤礦自1875年開始建立之後,又兼任礦務監督。

“楚大人,並非是下官刻意不顧基隆煤礦之事,其中原委是這樣的……”

原來,基隆煤礦乃是船政出資建成,所以一直由船政派人管理。

可是後來船政資金緊張,所以協調臺北府出錢維持煤礦的經營。

因此,臺北府那邊也派出了一名煤務委員,來監督生產。

這位煤務委員正是掌管基隆廳的臺北府通判張順。

通判是知府的副手,正六品。

並不是所有的知府手下都有通判,只有府下設廳的知府手下,才會設通判來輔助知府管理廳一級的單位。

像楚辰的福州府,就只有同知,而沒有通判。

簡單來講,就是臺北副市長去兼任下面基隆廳的廳長,錢是他去臺北市協調。

寶島之前沈葆楨時代只有一個寶島府,也就是臺南府。

後來丁日昌任福建巡撫,改為兩府,也就是增設了臺北府和隸屬於臺北府的基隆廳。

新設立的臺北府府治在西邊的新竹,中間有山脈阻隔,交通不便。

因此基隆屬於山高皇帝遠的狀態。

再加上煤礦的運營資金都是張順去找臺北府協調,所以張順到任之後,儼然成了基隆煤礦的土皇帝,絲毫不把葉文瀾放在眼裡。

張順將開採和售賣,全部掌控在手中,不斷安插自己的人進入煤礦。

這些人根本不懂煤礦,導致人員臃腫,效率低下,基隆煤礦開採的煤炭量,不增反降!

葉文瀾甚至發現張順勾結有勾結山匪的跡象,將產出的煤炭透過山匪運往他處售賣。

要知道,現在的臺北附近,除了生番之外,山匪眾多,民風彪悍。

這也是臺北府雖然成立了,但是府治一直在新竹,臺北淡水附近的府城想要修建,一方面資金緊張,另一方面因為這些山匪的劫掠導致無法進行。

寶島這邊雖然想要清剿,但是兵力受限,且山匪動輒便隱匿到深山之中,難以有效打擊。

葉文瀾是忍受不了張順的行為,於是回到船政去尋求幫助。

可是因為船政正處於吳贊誠和楚辰這兩位主管人員的交接時間,形成了權力真空期,所以一直沒有解決,一直拖到了現在。

聽完葉文瀾的彙報,楚辰冷笑連連。

“張順,呵呵。那咱們就去會一會他!”

楚辰的話語中,殺氣凜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