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嶺北不種茶,唯有涇陽出茶磚。
茶馬古道,唐宋時期西南邊疆的的“茶馬互市”。
最興盛的,正是明清時期。
依託於茶馬古道,內陸茶葉西行。
經回紇及西域等地,向西亞、北亞和阿拉伯等國輸送,最終抵達俄國及歐洲各國。
換來戰馬等所需物資。
涇陽,位處關中腹地。
靠近古都咸陽、長安,自古就是三輔名區、京畿要地。
正是位於茶葉西行並換回馬匹的主道--陝甘茶馬古道的樞紐位置。
涇河下游水面寬闊,非常利於內陸茶船溯流而上。
久而久之,涇陽碼頭作為貨物中轉站,每日人山人海,摩肩擦踵,船隻往來,桅杆林立。
站在涇陽碼頭入口,出現在楚辰眼中的,就是這樣一副熱鬧的景象。
作為今年周家從湖南安化購買的的最大一批黑毛茶,周瑩不得不重視。
特別是覺察到昨天柳玉梅的異常之後。
今天的接茶隊伍,堪稱強大!
以楊威為首的家中護衛二十餘人。
周氏茶行大掌櫃李景林,
一行三十餘人一起來進行貨物接收。
就在眾人焦急等待了一個時辰過後,茶船出現在了眾人眼中。
終於來了!
當三艘兩桅帆船在碼頭靠岸之後,心中擔憂的周瑩終於舒展了眉頭。
茶船還沒有停穩,楚辰一行人已經迅速向茶船靠攏了。
只見茶船上走下來一行人,為首之人就是茶船的主人,程餘謙。
“程伯伯,家父身體抱恙,這次由我代表周氏茶行來接收這批茶葉。”
周瑩眼含笑意,自然而平靜的向來人打著招呼。
跟著父親耳濡目染,商場上的這一套,周瑩已經無比熟悉。
楚辰也將眼神望向面前的茶商。
這就是此時的富商嗎?
這位周瑩口中的程伯伯,真當得上腰纏萬貫一說。
怕是不下兩百斤吧!
大大的肚子,圓圓的腦袋。
程餘謙是安化最大茶商,小小的眼睛中透著精明。
絲毫沒有因為周家只來了個女子而輕視。
“瑩瑩說的哪裡話,我們兩家生意做了這麼多年,只是例行交接罷了,誰來都一樣。”程餘謙笑道。
“卸茶!”
“住手!”
就在程餘謙安排船上的夥計準備卸船之時,突然從斜下里衝出一行四十餘人,將眾人攔下。
果然來了!
楚辰心道還真的是有意外出現。
周瑩望向來人,美目盯著為首一人,憤慨道:“沈良辰,你幹什麼!”
果然反派都是欠揍的模樣啊。
楚辰看著一身綾羅綢緞,手帶墨玉扳指,吊兒郎當的沈良辰。
“按照三家協議,今天是我沈家使用這一號碼頭,怎麼你們周家把我們的泊位給佔了!”
玩世不恭的語氣,再帶上落在周瑩身上的肆無忌憚的眼神,沈良辰標準的紈絝子弟模樣。
“今天不給我們沈家一個說法,誰都別想卸貨!”
周瑩心中咯噔一下,望向茶行掌櫃李景林。
李景林也是滿臉的疑惑。
昨日少奶奶柳玉梅,告訴他們的就是在一號泊位進行貨物交接,這其中難道有什麼隱情?
周瑩看到李景林的表情,心中便想到他也是不知情。
柳玉梅!肯定是她使得絆子。
“沈良辰,你們家現在又沒有船隻要進,我們著急卸貨,卸完就走。”
周瑩在不知道具體泊位安排之前,也只能這樣跟周良辰商量。
可存心搗亂的沈良辰又豈能這麼容易答應?
要知道涇陽三大茶商,吳家,沈家,周家,因為生意原因可是勢如水火。
“什麼時候做生意需要一個女子拋頭露面了,你父親出不了門,讓你大哥周鼎盛來跟我說話,不然今天你們這貨卸不了!”
沈良辰說完,安排身邊的夥計將船邊的泊位通道死死守住。
周瑩無奈,不知情的情況下她也不能隨意和沈家產生衝突。
此時雙方護衛均有二三十人,一旦打起來不好收場,說不定還要吃官司。
於是只好吩咐李景林。
“李掌櫃,你快去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