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朝堂爭辯,取死的孔融(1 / 2)

此時的曹鈺,還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皇宮內,御書房。

頭戴珠冠、身穿龍袍的劉協,正襟危坐在椅子上。

目光沉沉,帶著淡淡的憂桑。

自己堂堂大漢天子、九五之尊,如今卻只能淪為旁聽。

這還是往好聽了說,往不好聽了說。

那就是仰人鼻息、苟延殘喘,淪為政治傀儡。

劉協的目光,悠悠看向一切的始作俑者。

也是如今御書房內的主角,一個可能連七尺都不到的男人。

大漢丞相,曹操曹孟德。

站在下首的文臣之首,神情倨傲身子站的筆直,看不出多少恭敬之色。

左右兩側更是空無一人,只是仔細聆聽著群臣的爭吵。

“陛下,年前方才征討過烏桓,國力空虛百姓無力負擔。”

“如今丞相又要對荊州動武,實屬不智,理應三思。”

“荒謬,簡直荒謬。”

“丞相神武用兵如神,征討烏桓不過順勢而為,揚我大漢天威。”

“何來國力空虛一說,如今北方平定,疆土失而復得,國力日益昌盛。”

“北方四州物產豐饒,足以支撐一場大戰。”

“是極是極。”

曹營的文官開口附和,便立馬受到了漢系忠臣的抨擊。

雙方你來我往,卻是互不相讓。

說白了,朝堂上的扯皮手段而已。

很常見,但也很有用。

“可笑,你等究竟是漢臣,還是他曹孟德走狗!”

一聲厲喝,打破了眾人僵持的局面。

眾人尋聲望去,神情皆有些錯愕。

誰啊,這麼勇的嗎?

是跟自己家人有仇,還是三族不想要了。

當眾人把目光,都投向了一名老者。

目光一凜,眼裡露出豁然之色。

太中大夫孔融,孔聖十九世孫,當世大儒。

漢室的堅定擁護者,曹操的堅決反對者。

有了這些光環加身,一切顯得合理了許多。

曹操眼皮微抬,沒有回頭也沒有意外。

光是從聲音,自己就聽出了說話之人的身份。

只見孔融緩步出列,義憤填膺的開口罵道。

“烏桓乃是異族,征討攻伐乃是我大漢天威,此事無可厚非。”

“可荊州牧劉表,乃是漢室宗親,品行端正。”

“曹孟德此舉,乃是興不義之名、出師無名,此戰必敗無疑。”

孔融話音一頓,在場的群臣諸公神情不一。

有心驚膽顫、睚眥欲裂的,也有暗呼痛快、大快人心的。

但卻毫無例外,沒人敢開口附和。

劉協的眼裡,透露出一股不符合年紀的沉穩。

心裡悠悠一嘆,若天下人人都如孔大夫一般。

漢室何愁不興,自己又何以淪落至此。

只不過……

自己依舊不看好,孔融的下場。

因為,他犯規了。

長年的傀儡生活,早就磨練了劉協少年老成的心性。

對於天子的身份而言,說來也可笑。

自己的意見,從來都不重要。

因此自己也養成了,遇事三思反覆琢磨,換位思考的習慣。

漸漸也就無師自通,明白了一些為官、甚至是為臣之道。

如今的曹操,擊敗了強大如袁紹的諸侯。

平定收復了北方四州,攜餘威以雷霆之勢,斬殺烏桓單于,威震天下。

正是威勢最盛的時候,容不得旁人忤逆分毫。

哪怕自己身為天子,想說話也得掂量掂量。

何況只是一個區區,又小小的孔融?

人家會因為你讓梨,就不殺你嗎。

“孔大夫所言……有理。”

劉協無奈,最終還是點頭開了口。

無論如何,不能讓心向漢室之人寒心。

得到了劉協的肯定,孔融就跟打了雞血一樣。

昂首挺胸,目不斜視的繼續辯駁道。

“且劉備乃是陛下親封的皇叔,如今囤駐荊州。”

“受百姓愛戴,威望漸顯,乃仁義之師。”

“試問以不義之師攻打仁義之師,豈不可笑?”

“此戰,又焉能不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