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春節到來,現在每次回家過春節都是三輛車了。聚義村因為老村長和高歌他們回來熱鬧很多,當晚就在聚義堂擺上回字連桌。
這次的主菜是馬肉,也是特意留在今天食用,一個月前老死的馬必須要得到全村人的感謝。
任總的妻子殷蘭芝已成了村裡的名人,村裡任何事務都離不開她。見到高歌回來,再次展現出濃郁的溫柔與喜悅;任珍也成了村裡學生假期學習輔導員兼村課堂老師;家寶的情況很不錯,精神面貌和廚藝大有改觀,還與一位女服務員已好上;家珍愈顯年輕漂亮,叫高歌大哥哥也有了兒時的親熱與清甜;外甥女英英也沒了初始的拘謹,盡顯天真活潑、清純可愛。英英最親近大舅媽沈秋怡,依在她懷裡悄悄話說個不停。
把酒言歡間,高歌詢問起聚義村搬遷的事,謝蘭芝馬上回答:“一直沒人來談論這事了,知道我們村的人齊心又會武功,他們也不敢強來。”
大哥接話道:“那次我說得很明確,拆遷可以,但必須為聚義村提供至少一千畝地方,並白紙黑字立下保證絕不再出現拆遷,老祖宗留下來的基業不能徹底葬送在我們手中。”
眾長者也是義憤填膺,主張就這麼僵持著也行,同時也悲嘆世界如此之大,怎麼就容不下一個聚義村存在呢?
雖然謝蘭芝和任珍對住在家裡表示滿意,高歌還是認為她倆有個獨立空間比較好。徵得馬月娥同意,便建議母女倆住在馬月娥家,每天上下班也方便,要不就在村對面尋找一套合適的二手房。
謝蘭芝還是希望能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想到聚義村面臨拆遷事宜,還是認為住在馬月娥家好。她心裡還有了一個新想法,那就是期盼高歌能回到她的家,就像真正的妻子來關愛回家的丈夫。
春節幾天,高歌還是隻要外出就會被人劫走,到來的姐姐姐夫也習慣了跟隨弟弟他們沒目標的做客,高虹現在過春節陪伴公婆兩天,就會迫不及待回孃家,不到開學是不會回家的。
項峮也是一樣,可又怕父母孤單,乾脆一家人乘計程車來,反正聚義村有客棧。兩老也是為女兒操心累了,不再叨叨她的婚嫁之事。針對項峮買車一事,師父師母也是提出批評高歌不該忽略關心妹妹。與一幫姐妹瘋鬧一陣,項峮坐在高歌身上撒嬌宣佈,她想要一輛奧迪。原因很簡單,小汽車都有四個輪子,正好與奧迪車標相符,這理由把小雨惹瘋了,一幫姐妹差點把家給瘋跨。
在歡鬧中,高歌委託二哥幫忙,節後就幫項峮完成此事。鑑於高歌實在太忙,項峮勉強同意由二哥代辦。
儘管不願去見母親和哥哥,但在師父師母的要求下不得不去一趟。家還是零亂樣,哥哥高峰繼續著頹廢邋遢,高歌實在不願多看他一眼。放下禮品、給過紅包,與有些好轉的母親簡聊幾句便匆忙離開。
隨後去車廂拿出禮品去看望沈阿姨。沈阿姨夫婦非常驚喜,迎進高歌話匣子就敞開,告知高虹每年都會來看他倆幾次,只是從不回樓上孃家。
“哎喲,你看看你,真是越來越出息了,還幫姐姐買那麼好的車。你哥知道後對你媽大吵大鬧,說他沒有弟弟妹妹。唉,都四十多的人了,就不想想自己的種種不好。你哥每月都有四五千,可你看看他,一身像樣的衣裳都沒有。整天就知道打牌喝酒,還要找你媽要錢。你嫂子馬月娥是多好的人呀,他竟然不珍惜,活該孤身一人。”兩老對高歌直言直語,知道高歌不會在意。
“他一輩子不醒悟我也沒法,就這麼保持距離也好。沈姨,看到您們二老身體還好,我就想起毛姨兩口子。當年要不是她幫我,婉兒也不會過得那麼開心。如果他倆還在該有多好啊,我真想好好孝敬兩位老人家。”高歌傷感道。
“你難道不知道?你小德哥離婚帶兒子回來快一年了,搞了個什麼廣告製作的事,生意還可以,兒子下半年就讀高二。唉,這毛桂敏也是命苦,兩口子走了才有兒子孫子回家,能多熬幾年不就熬出頭了......”
三人聊得正投機時,沈阿姨小女兒一家三口回來。彼此寒暄幾句,高歌給了沈阿姨外孫女一個大紅包便告辭。他是想去超市買些禮品再去毛阿姨家,與小德哥哥有二十年沒見面了,以前糊紙盒時幫了不少忙,對他還是心存感激的。
敲門開門兩人見面,已不再是往日年少時。
“高歌,是你呀!嗯,不錯,風度翩翩的,沈姨可沒少誇你哦。”兄弟倆緊握彼此的手熱情道,一旁英俊高大的小青年跟隨靦腆地叫了聲:叔叔新年好。待他接過禮品道謝,高歌給了他一個準備好的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