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兩邊,一棟平房作為門店對外出租,一棟平房作為對外經營式健身房;校內兩棟宿舍附帶食堂和澡堂;兩棟教室;聚義堂作為武功切磋和表演地。
楓林堂連鎖大藥房雖已完成850家連鎖店,但為了抗擊競爭對手,已逐步增加到1063家店。大藥房公司經理、幾個大店店長、鍾華和朱相源分別提議,為了加強市場競爭力度,牢固夯實市場基礎,楓林堂大藥房連鎖店的全省數量,應在1500家左右為好,各地鄉鎮也要建立。省城和永陵為重點城市,每市城區總店數怎麼也不能少於80家。高歌仔細分析後覺得很有道理,隨即做了整體佈局和安排。
春節後,聚義武術學校開始了動工修建,緊隨而來的陽春三月,也在提醒高歌這是聚義村最後一個完整的春天,若不及時趕回去拍照留念,今後再也沒機會了。這次是全體出動,包括吳美蘭和梁詠丹,小雨也是聞訊請假趕來。
三天時間,大家拍足了照片和攝像,徹底記下聚義村點點滴滴的春天。
剛放暑假,高歌便和親人們開上兩輛豐田小霸王回家。儘管田野稻穗飄香、一片綠黃色稻浪滾滾,但無人再有想象中秋的豐收喜悅。
一幫人每天都是迎著朝陽、頂著烈日和西落的晚霞細看聚義村廣闊之地,再次留下了無數張最後的照片,但還是留不住時間,也阻止不了施工隊伍的到來。進入八月底,聯合收割機在兩天內就收割完所有晚稻,僅一天空隙,施工隊伍便開進了聚義村。
全村男女老少齊聚在湖邊下跪,請求先祖原諒未能保住聚義村,小雨抱住高歌痛哭難止。
施工速度快得驚人,當高歌他們離開那天,漫長的圍牆基腳已經按規劃線挖好,即將修建園林式風景牆,讓聚義村出現從未有過的圍牆,這也成為聚義村歷史上最新的一頁。
村裡的1.5億補償款並未瓜分,而是劃入聚義村集體賬戶上,每人僅象徵性領取一萬。聚義村繼續實行從小學到大學的學費由村裡承擔;所有人的醫療費用全部由村裡負責;村裡有醫務室、娛樂室、老年人活動中心、圖書報刊室和幼兒園。武校、超市、餐廳、糕點坊、作坊和農作物其它收入等,依然上交至村財務,每半年按人頭做一次分紅。
村裡依然沒有暴發戶,沒有文盲、也沒有窮人,更沒有孤苦伶仃的老者。在1990年初時,師父就當眾宣佈,村裡年輕人若是沒有高中和中專學歷,一律屬於新時代文盲。
又是新年到來,也許是因為聚義村被分割的事,高歌毫無喜悅之情,經常思考著聚義村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年初自然是捷報頻傳,金逹醫藥有限公司和楓林堂連鎖大藥房有限公司,總年銷售額為37.4億,純利潤5.9億,集團財務賬戶資金突破10億關。8個拳頭產品在全省保持著強勁勢頭,使得金逹醫藥集團在全省已是人人皆知、口碑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