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新的變化(2 / 2)

小說:紅顏洪福 作者:野火a

和一季玉米高粱。家家戶戶都飽和養殖生豬家禽,湖灘河灘養殖有兩百隻的羊群。一片生機盎然、繁榮興旺,成為知名的先富村。

聚義村的蔬菜、醃製品、雞蛋和鹹鴨蛋非常受歡迎。每天早上,一輛三匹馬拉動,裝載滿滿農產品的平板馬車,往往進入市區後很快銷售一空,從來沒過中午回家。像豆腐乳、紅油醬、臘八豆等,特受廣大市民青睞,很快成為供不應求的緊俏貨。

村裡釀造的酒、醬油和陳醋一直是內供,不對外銷售,但還是有很多市民慕名來到聚義村要求購買。

村民們團結互愛、尊老愛幼、上下同心、勤勞智慧,各種各樣的能工巧匠都有。從1985年開始,聚義村逐步維修和完善更新所有的加工設施,生產率和利用率大有提高,整體效益一年高於一年,村民收入隨之見長。

村裡的摩托車越來越多,鈴木、本田、雅馬哈、嘉陵等五花八門,大哥鄭大牛也買上一輛雅馬哈摩托車,與二哥鄭慶豐共用。當然,四周鄰村也有了摩托車,都是村長、包頭和帶頭到市區幹個體的村民所買,隔壁村村長的兒子還騎上了鈴木王。

從聚義村建村起,孩子們必須要接受教育、習武和各種技能培訓。聚義堂既是村裡人議事、聚會、祭祖和紅白喜事場所,也是孩子們的學堂、習武和技能培訓地。聚義村的集體模式,對後來高歌管理金逹集團提供了最重要的參考。

1990年春,大哥鄭大牛結婚,二哥鄭慶豐訂婚,兩個嫂子都是他倆的青梅竹馬,也是那年夏季中午,最先認識高歌婉兒的春桃姐和蓮花姐。

又想起姐姐高虹,高歌還是很思念姐姐的。高虹來過聚義村看望張爺爺張奶奶兩次,每次不過五分鐘就離開,弄得師父都沒記清她的模樣,只知道非常好看。曉月姐雖然主動與姐姐說話,可客套幾句就說不下去了,感覺這位姐姐有種拒人千里之外。

高歌倒是很滿意,姐姐氣色好了許多,還騎上了新腳踏車。就是服裝太老氣,顏色似乎只有白色、黑色和灰色,好在依然很美。

進入1991年,城建處新宿舍完工,原城區道路維修站劃入到市公路局。哥哥高進自參加工作以來,在工作上的表現還過得去,加上外公是病逝的老革命,領導網開一面安排他去開壓路機。

過了三月,很多鄰居都搬遷到新宿舍,原來的平房空出很多。已有27歲的高進以結婚名義分配到一套房間,與父母僅間隔兩戶人家。

張爺爺夫婦習慣了住在原地,謝絕搬去兩室兩廳的新宿舍二樓。主要原因是這裡還有婉兒的餘留,兩老舍不得離開,也是不想徹底失去婉兒。

同樣是這年春季,大侄兒丁丁出生。中秋時,二哥鄭慶豐舉行了婚禮,緊跟著曉月姐也訂了婚,明年秋季結婚。總結這段歲月,高歌由然想到變化這個詞。是啊,一切都在無聲無息的變化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