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開始習武(1 / 2)

小說:紅顏洪福 作者:野火a

中午,由於有高歌和婉兒在村長家吃飯,習武的哥哥姐姐全留下來陪他倆,飯堂兩大桌都是滿滿的菜。整個飯間,歡聲笑語幾乎沒有停下,皆是因為婉兒造成。

桌上的菜既豐盛、又普通、還可口,有大碗臘肉、鯽魚燉豆腐、香蔥煎雞蛋、西紅柿炒雞蛋、鹹鴨蛋、油炸花生米、炒河蝦、炒白菜、炒冬瓜、大碗酸菜和辣蘿蔔丁等,全都是自產的。婉兒雖愛吃魚,但很多菜都愛吃,拿著鹹鴨蛋不知顧哪一樣才好。

被改叫嬸嬸的付桂香,笑容難以止住,不停地幫婉兒清除魚刺,再將無刺的魚肉放入婉兒碗中,婉兒差不多是吃飽了魚,喝飽了魚湯。當然,香噴噴的米飯還是吃了一小碗。

緊鄰的幾戶人家聞訊後,皆來到這裡串門,細看完高歌和婉兒,異口同聲鼓動村長家認下這對兒女。

“我的個娘吶,真沒見過這麼好看的小女孩。當家的,你們家把他倆認下吧,選個好日子在堂裡給他倆上冊。那個......高歌婉兒吧,下午有空就去我家玩玩,我家地裡有西瓜、香瓜、菜瓜和西紅柿,院裡還有葡萄呢,餓了就煮雞蛋吃。到了秋上,我再給你們倆撈菱角......”

兩位大媽沒忍住,走過來拉住高歌和婉兒,要求他倆飯後就去她們家。嬸嬸見影響到婉兒吃飯,又擔心真被別人搶走,佯怒地將來人全部驅離,整個飯堂屋充滿了大笑聲。

短短兩小時,大家就成了親密的一家人。鄭天乾抱起婉兒愛不釋手,撫摸完她的烏髮和小臉蛋後,忍不住親了好幾下。鬍鬚帶來的刺癢讓婉兒掙脫逃離,快速躲進哥哥懷裡,再次引得眾人大笑開懷。曉月姐姐興奮得失控了,搶過婉兒不願意鬆開。

飯後,眾人爭搶著洗碗掃地和收拾,曉月姐姐帶著新弟弟妹妹參觀家裡。這個家有前後兩棟平房,一邊連線一小棟雜房、廚房和飯堂,另一邊是庫房、廁所和豬舍,後面是一小片自留地,整體上就是一個簡潔、古樸、乾淨、明朗的四合院。家裡的傢俱尚屬齊全,雖不為華貴,但看上去很有品質與古風,皆有一定的年代感。後來才知道,村裡所有人家基本上都是這樣。

簡單的參觀結束,很是改變高歌對農村和農民貧窮落後的固定印象,認為這個村子要比城建處宿舍好很多,說是天壤之別也不為過,尤其是整體環境。

交流中得知,師傅的先祖並不是這裡土生土長的人,而是一百多年前來此地建立的家園,輪到師傅這輩已經是第六代了。師傅的先祖是清朝農民起義失敗被打散的一隊人馬的頭領,率領一幫兄弟改頭換面、隱姓埋名逃亡到西部,再一路輾轉選定在這裡建村安居。他們雖然是劫富濟貧,但還是保留了足夠的銀兩,甚至還有很多寶貝。

那時,該地方是一大片人煙稀少的荒灘地。見此地潛在價值高,離城鎮不到十二里,前面有大湖,左右有河流間隔,僅剩幾十人的盲流隊伍便停車下馬安營紮寨。面對這幫西域裝扮的盲流,竟然看上這片無人問津的空曠荒地,當地官府也懶得派人丈量,草草收了三百兩銀子辦好地契,便大手一揮:這片河湖之內的地全是你們的了。

這片荒地有兩千多畝,經過幾年的艱辛改造和修建,不僅建起兩排青磚黑瓦房院,逐步開墾了500多畝農田集體耕種,還建立了果園和放牧地。各自的親人親友也分批次接來落戶,並正式建坊立碑命名為——聚義村。新中國成立土地改革後,聚義村被要求改名為興旺村。鄭天乾的父親為年輕的村長,現在是由他擔任該村生產隊隊長,其父母已去世四年之久......

回到飯堂,叔叔嬸嬸想留高歌和婉兒吃完晚飯再回家,得知高歌擔心家裡的奶奶會焦急,只好放棄。

午休一小時,更多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到來,帶上高歌和婉兒去了廣闊天地。高歌的記憶裡,那天下午是他一生中最快樂充實的半天,婉兒是開心得沒有停息歡鬧。划船游泳、摘蓮蓬、摘葡萄、吃西瓜、學騎牛、學騎馬、學放羊,只恨半天時間太短,很多專案沒時間去經歷。

回家前,二哥鄭慶豐又幫他倆摘了六個紅彤彤裂開口的大桃,鄰居又送來很多農產品,大哥鄭大牛和曉月姐姐一直送兄妹倆到張爺爺張奶奶家門前,高歌是揹著玩累熟睡的婉兒回家。因為東西實在是太多,十個蓮蓬、一個大西瓜、六個大桃、六個香瓜、一小袋花生、一小藍葡萄和一條鮮活鯉魚。

張爺爺見到這對樸實無華的農村兄妹,馬上挑出一個布袋裝好大米作為見面禮。哪知兄妹倆客氣笑道:“謝謝爺爺奶奶,您們留下自己吃吧,我們村裡不缺糧。爺爺奶奶再見!高歌婉兒再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