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堅持隨同高歌離開,她很想單獨與高歌談談一些不好的事情。
“高歌,工廠生產工人大多是原化工廠和農藥廠下崗職工,雖是經過篩選入職,但少數人可能是以前懶散慣了,總是擺出一副地主姿態自以為是,經常與管理人員爭執和散佈不良言論。說該廠本就屬於他們,應該由他們來當家做主;食堂提供的三元一餐太貴,以前只需幾毛錢就能解決;每週只能休息一天,純屬於是剝削壓榨,他們有權力爭取雙休,也有權力要求基本工資定在2000元。
呵呵,賀軍被他們氣笑,再次對所謂的十位代表解釋。基本工資1500是遠超本市平均水平,今後有了獎金距離會更大。每週單休,在工資裡面已經給了補貼。關於吃飯是否能幾毛錢解決,我拜託你們不要拿著現在的工資,卻要求享有20年前的支付標準。
你們說工廠是你們的,你們是不是忘了,這裡早在兩年前就被你們拆毀成一片殘垣斷壁,你們是留下了一棵樹還是留下了一個螺絲帽?難道看不到我們投入巨資一磚一瓦蓋起來的嗎?那些嶄新的高階裝置哪一臺是你們出資購買?豈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
行了,請你們通知下去,我們非常尊重你們的權利,也無權干涉你們選擇自由。我也承認,實行雙休很好,還有工作餐只需幾毛錢也不錯,我祝願你們能早日尋找到這樣的企業。”
高歌聽完大笑不止,說:“既然我們克服一切困難為他們提供工作,卻讓他們受到剝削壓榨,那就早點給他們解放吧。不過雙休這件事,我們以後還是應該整體性考慮考慮。”
陳婷蹙了蹙眉,說:“如果真實現雙休,工資少了一點又會出現新的說辭。”
“所以說,我們的工作是沒有止境的,是不是?”高歌笑道。
兩天後,27位刺頭工人辭職。儘管他們還沒簽正式合同,處在三月內觀察試用期,但還是給每人發放三個月工資。
離婚後的肖彩雲著實讓高歌頭痛,不僅不能正常工作,還出現一系列不良精神反應,一日三餐讓秀秀傷透腦筋。
沈秋怡為了不讓高歌深受影響,與秀秀帶她去了桂林散心一週。哪知她回來在高歌家不顧眾人在場,靠在高歌肩上自言自語道:“高歌,我和詩雨今後就和你在一起,只有這樣我心裡才踏實。”
許倩聽後一臉苦笑;岳母氣得差點當場罵人;高歌一時哭笑不得;明天就要回家的師父師母滿面愁容,非常歉意地看著許倩和親家母。就這麼安靜一會,大家也理解了肖彩雲的現狀,沒人對她這種唐突給予斥責。
高歌哪能不同情同情肖彩雲,憐愛地幫她理了理有點凌亂的髮梢,說:“彩雲,我理解你現在的心情,可你也不能口無遮攔呀。我和彭大喜是兄弟,要是按你的意願來,那我們成什麼了?你怎麼能因為內心苦悶就想一出是一出呢?這和詩雨叫我爸爸是兩回事呀。你放心,我一定會像親哥哥那樣關心你們母女的。”
離婚風波終於平緩,高歌抽身關注金逹利儂公司的生產和銷售情況。看向一大片花園式現代化嶄新工廠,高歌的心情很是沉重,總覺得前方是一個巨大又漂亮的危機在迎接他,這一切與初衷的區別實在是太大。
以往的初衷只是與彭大喜好好經營金逹醫藥公司,雙方多賺點錢過上超越小康生活就oK。誰知世事無常,因為對過去那幫老戰友的憐惜和一些新機會出現,不知不覺就發展擴大到今天的規模。
面對當今兩方六家公司和一萬多名員工,深感壓力沉重、責任重大,怎麼都沒辦法卸下這副千斤重擔。一萬多個家庭呀,這是一個怎樣的責任?
金逹利儂科技有限公司很快投產有了四個月,在全省各分公司的支援與配合下,基本上形成全省市場。因質量可靠、價格適中和每個村定有示範戶,被全省廣大農民逐漸接受。現在要利用春耕前夕,穩固本省市場和拓展周邊六省區域,再逐步配合電視廣告向全國推廣。
機械技術員賀軍是很有適應能力的,在管理上發揮出巨大潛能。公司的技術與科研、生產與銷售、宣傳與推廣、管理與排程等,幾乎做到滴水不漏、井井有條。
對於目前三班倒的生產量略高於銷售量,賀軍一點也不擔心。充滿自信的對高歌肯定,再過兩月銷售量必會持平或高於生產量,今後極有可能會增加一條複合肥生產線。老化工廠區域還有空曠地,增添兩棟現代化生產車間恰到好處,四棟大型倉庫已是足足有餘不需新建。
陪同高歌一起參觀的陳婷告訴他,大姐夫前幾天一行五人來過,中午在食堂吃工作餐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