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嬋在山谷中憑藉寶蓮燈的助力修煉有成之後,心中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她決定離開山谷,去遊歷人間。
她來到了一個熱鬧的小鎮。小鎮的街道兩旁擺滿了各種攤位,有賣新鮮蔬果的,有賣精美手工藝品的,還有賣熱氣騰騰的小吃的。人群熙熙攘攘,歡聲笑語迴盪在空氣中。
楊嬋身著一襲淡雅的白衣,她的面容絕美,氣質超凡脫俗,宛如仙女下凡。她在人群中緩緩前行,好奇地看著周圍的一切。
此時,劉彥昌正在小鎮的書院講學。他是一個年輕的書生,一襲青衫,頭戴方巾,面容清秀,眼神中透著儒雅和聰慧。他的講學吸引了眾多學子前來聆聽,他講起詩詞文章來,口若懸河,旁徵博引,將那些古老的文字詮釋得生動而富有哲理。
講學結束後,劉彥昌走出書院,想去集市上挑選幾本新的書籍。他沿著街道慢慢走著,不經意間看到了楊嬋。
楊嬋那出眾的美貌和獨特的氣質瞬間吸引了他的目光。他從未見過如此美麗且氣質不凡的女子,一時間竟有些看呆了。
楊嬋似乎察覺到了他的目光,轉過頭來,與劉彥昌的目光交匯。劉彥昌的臉一下子紅了,他有些窘迫地低下頭,但又忍不住偷偷地再看楊嬋幾眼。
楊嬋看到劉彥昌的反應,心中覺得有些好笑,但也對這個年輕書生產生了一絲好奇。她發現這個書生身上有著一種獨特的儒雅氣質,與她以往見過的人都不同。
劉彥昌鼓起勇氣,走向楊嬋。他作揖行禮,說道:“姑娘,在下劉彥昌,方才失禮了。只是姑娘的美貌與氣質實在出眾,猶如仙女下凡,讓在下一時失態。”
楊嬋微微淺笑,說道:“公子過獎了,小女子名叫楊嬋。公子看起來像是一位學識淵博之人。”
劉彥昌一聽楊嬋誇讚自己,心中十分欣喜,說道:“姑娘謬讚了,我只是略通文墨,喜愛讀書罷了。不知姑娘從何處來,又為何來到這小鎮呢?”
楊嬋回答道:“我本在山中修煉,如今修煉有成,便想出來遊歷人間,見識世間百態。”
劉彥昌心中對楊嬋的話感到十分驚訝,他從未想過眼前這個美麗的女子竟然是修煉之人。但他很快就恢復了鎮定,說道:“姑娘真是不凡之人。這小鎮雖小,卻也有不少有趣之處,姑娘若不嫌棄,我可為姑娘做嚮導。”
楊嬋想了想,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提議,便點頭答應了。
於是,劉彥昌帶著楊嬋在小鎮上游玩起來。他帶著楊嬋去看了小鎮上古老的廟宇,廟宇中的壁畫精美絕倫,劉彥昌為楊嬋講解著壁畫背後的故事,他的聲音溫和而富有磁性,楊嬋聽得津津有味。
接著,他們來到了小鎮的河邊。河邊垂柳依依,河水清澈見底,河面上有幾隻小船緩緩劃過。劉彥昌從河邊的柳樹上折下一根柳枝,編成一個簡單的柳環,遞給楊嬋,說道:“這柳環雖簡陋,但也是我的一點心意,願姑娘喜歡。”
楊嬋接過柳環,戴在頭上,笑著說:“很是好看,多謝公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相處得越來越融洽。劉彥昌的才情在與楊嬋的交往中展現得淋漓盡致。他會為楊嬋作詩,那些詩句優美動人,飽含著他對楊嬋的傾慕之情。
楊嬋也被劉彥昌的才情所吸引,她喜歡聽劉彥昌談論詩詞文章,喜歡他的善良和儒雅。漸漸地,兩人開始頻繁地交往起來,他們的感情也在這一次次的交往中慢慢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