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戩自從拜入玉鼎真人門下,便深知自己肩負著重大的使命,那就是救出母親,保護妹妹,為家人報仇。於是,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學藝之中,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未穿透雲霧,楊戩就已經在洞府外的一塊平坦的巨石上開始了基本功的練習。扎馬步是他每日的必修課,他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膝蓋彎曲,穩穩地蹲在巨石之上。一開始,他的雙腿很快就開始顫抖,痠痛感從腿部的肌肉蔓延到全身。但楊戩緊咬牙關,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母親被壓在桃山之下的痛苦模樣,父親倒下時的悲壯場景,還有哥哥為保護他們而戰死的英勇身姿。這些畫面如同火焰一般,在他的心中燃燒,給予他堅持下去的力量。
除了扎馬步,運氣也是楊戩必須熟練掌握的基本功。玉鼎真人教導他要感受天地間的靈氣,將其引入體內,在經脈中運轉。楊戩閉上眼睛,靜下心來,試圖捕捉那遊離於空氣中的靈氣。起初,他只能感覺到微弱的氣息,但隨著不斷地嘗試和練習,他能引導著靈氣在體內緩緩流動。這股靈氣如同涓涓細流,在他的經脈中穿梭,每一次的流轉都讓他的身體感到一種微微的暖意,彷彿身體正在被一種神秘的力量所滋養。
當楊戩在基本功上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後,玉鼎真人開始傳授他更為高深的法術,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七十二變。這七十二變是一種極為神奇的法術,可以讓楊戩變幻成各種各樣的形態。
在山洞之中,楊戩開始了七十二變的練習。他首先嚐試變幻成飛鳥。楊戩集中精神,按照玉鼎真人所傳授的法訣,捏動手印,口中默默唸動咒語。剎那間,他的身體開始發生變化,骨骼變得輕盈,羽毛從面板上生長出來。不一會兒,一隻威風凜凜的雄鷹出現在山洞之中。楊戩試著扇動翅膀,感受到了空氣的浮力,他興奮地在山洞裡盤旋了幾圈。然而,第一次變幻並不完美,他在飛行的過程中差點撞到洞壁,而且維持形態的時間也不長,很快就變回了人形。
但楊戩並沒有氣餒,他反覆練習。一次又一次地捏動手印,念動咒語,他的身體不斷地在人與鷹之間轉換。每一次變幻,他都能感覺到自己對法術的掌控更加熟練。終於,他能夠自如地變幻成雄鷹,並且可以長時間地維持這個形態,在空中自由地翱翔,精準地控制飛行的方向和速度。
接著,楊戩開始嘗試變幻成走獸。他選擇了老虎作為第一個嘗試的物件。隨著法訣的捏動和咒語的念出,他的身體迅速膨脹,肌肉變得強壯有力,皮毛覆蓋全身,頭上長出了“王”字斑紋。他學著老虎的樣子在山洞裡踱步,發出低沉的吼聲,那吼聲在山洞裡迴盪,充滿了威嚴。
昆蟲也是楊戩練習七十二變的物件。他變幻成一隻小小的螞蟻,在山洞的角落裡爬行。他體驗著螞蟻的視角,感受到了周圍世界的巨大和自己的渺小。他學會了用螞蟻的方式尋找食物,與其他螞蟻交流,儘管這種交流只是透過簡單的觸角觸碰,但楊戩卻能準確地理解其中的含義。
而當他變幻成魚蝦時,他跳進了洞府附近的一條小溪之中。作為一條魚,他在水中暢遊,感受著水流的力量。他學會了如何擺動魚尾來加速,如何利用魚鰭來控制方向。他還體驗到了魚在水中呼吸的獨特方式,透過鰓來攝取水中的氧氣。
在這個過程中,楊戩也遇到了不少困難。有時候,他在變幻過程中會出現差錯,導致形態怪異,既不像人也不像他想要變幻的物件。有一次,他在嘗試變幻成狐狸時,耳朵變得太大,尾巴卻又太短,看起來十分滑稽。但他總是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不斷調整自己的法訣和咒語,讓自己的變幻越來越精準。
隨著時間的推移,楊戩對七十二變的掌握越來越熟練。他可以隨心所欲地變幻成各種形態,並且能夠迅速地在不同形態之間切換。這不僅讓他的法術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也讓他對世間萬物的本質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玉鼎真人的洞府裡,楊戩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刻苦學習和練習著。他的努力和執著讓他在學藝的道路上不斷前進,逐漸成長為一個法術高強的修仙者,距離他心中的目標也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