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朝末年,朝歌城中看似依舊繁華,實則暗潮湧動。姜子牙,一位白髮蒼蒼卻目光如炬的老者,此時正站在朝歌的城門外。他身上的粗布衣衫在風中飄動,背後揹著那把從不離身的直鉤魚竿,身旁跟著他的小徒弟武吉。
“師父,我們真的要進這朝歌城嗎?這裡到處都是紂王的爪牙,我總覺得不安。”武吉皺著眉頭,不安地看著城門處進進出出計程車兵。
姜子牙微微一笑,捋了捋鬍鬚說道:“徒兒,此處雖險,但天下蒼生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我若不前來,如何能施展抱負,救百姓於水火?”
姜子牙帶著武吉進了城,城中酒池肉林的奢靡之氣撲面而來。他們尋了一處簡陋的客棧住下,姜子牙便開始四處打聽朝廷之事。
一日,姜子牙聽聞紂王正在四處尋找賢能之士,他心中一動,覺得時機已到。於是,他帶著武吉來到了王宮之前。王宮高大巍峨,硃紅色的大門緊閉著,兩旁的侍衛手持長槍,眼神冷漠。
姜子牙上前對侍衛說道:“勞煩通報一聲,姜子牙求見大王。”
侍衛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不屑地說:“你這老頭,穿得如此寒酸,也敢來求見大王?”
姜子牙不卑不亢地說:“我雖衣衫襤褸,但腹中自有治國安邦之良策。”
侍衛無奈,只好進去通報。不多時,侍衛出來說:“大王傳你進去。”
姜子牙走進王宮大殿,只見紂王坐在高高的王座之上,身旁妲己妖媚地依偎著。紂王看著姜子牙,懶洋洋地說:“老頭,你說有治國良策,說來聽聽。”
姜子牙深施一禮,說道:“大王,如今商朝看似強大,實則內憂外患。百姓困苦,賦稅繁重,若大王能輕徭薄賦,重用賢臣,遠離奸佞,必能使商朝再次興盛。”
紂王聽了,哈哈大笑:“老頭,你這話說得迂腐。寡人的商朝兵強馬壯,何懼這些?”
妲己在一旁嬌聲說:“大王,這老頭滿口胡言,把他趕出去吧。”
姜子牙見紂王如此昏庸,心中嘆息,只能轉身離開王宮。
姜子牙並未放棄,他知道在朝歌還有許多忠義之士。他與比干等忠臣結識,常常在一起談論國家大事。比干對姜子牙的才華十分欽佩,他說:“姜先生,您的見解獨到,若能入朝為相,必能扭轉乾坤。”
姜子牙搖頭苦笑道:“如今紂王被妲己迷惑,忠言逆耳啊。”
然而,隨著商朝的局勢越來越危急,紂王也開始有些慌亂。他想起了姜子牙的話,又派人去請姜子牙。
姜子牙再次來到王宮,紂王這次的態度略有改變,他說:“姜先生,若你能為寡人出謀劃策,打敗那些叛亂之人,寡人封你為相。”
姜子牙思索片刻後說:“大王,若要我入朝為相,必須答應我三件事。其一,廢黜炮烙之刑;其二,釋放被囚禁的忠良之士;其三,遠離妲己。”
紂王面露難色,妲己在一旁氣得咬牙切齒。但紂王想到商朝的江山,最終還是答應了。
姜子牙入朝為相後,開始大力改革。他重新制定律法,減輕百姓賦稅,訓練軍隊。在他的治理下,商朝的局勢開始有了轉機。
但妲己不甘心失去紂王的寵愛,她暗中設計陷害姜子牙。她讓手下人造謠說姜子牙與叛黨勾結。紂王聽聞後,十分生氣,又開始對姜子牙產生懷疑。
姜子牙知道自己在朝歌已無法再繼續施展抱負,他長嘆一聲,對著天空說:“商朝氣數已盡,我已無力迴天。”
於是,在一個夜晚,姜子牙帶著武吉悄悄離開了朝歌。他望著身後的朝歌城,心中滿是遺憾和惋惜。他知道,不久之後,商朝將走向覆滅,而他將去尋找新的明主,去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後來,姜子牙在西岐遇到了周文王,他的才華和抱負終於有了真正可以施展的地方,在那裡,他將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