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醫療改革穩步推進的關鍵時期,林羽和蘇瑤深知,每一個決策和建議都可能對改革的走向和最終成效產生深遠影響。表彰大會的榮耀並未讓他們沉醉,反而激勵著他們以更飽滿的熱情和更嚴謹的態度,投入到後續的改革工作中。
為了進一步完善分級診療制度,林羽和蘇瑤決定深入基層醫療機構,實地考察分級診療的實際執行情況。他們來到了一家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這裡雖然經過前期的改革投入,硬體設施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在實際運營中,仍暴露出一些問題。
林羽注意到,前來就診的患者數量雖然有所增加,但醫護人員在處理一些稍複雜病症時,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他與一位年輕的全科醫生交流起來:“小張,在實際診療過程中,你覺得目前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小張推了推眼鏡,一臉無奈地說:“林院長,我們雖然參加了不少培訓,但面對一些複雜的慢性病和疑難雜症,還是缺乏足夠的經驗和信心。而且,和上級醫院的轉診銜接也不是特別順暢,有時候患者的檢查資料傳遞不及時,影響後續治療。”
蘇瑤在一旁認真記錄著,她接著問道:“那在中醫診療方面呢,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
小張撓了撓頭說:“中醫的理念我們都很認同,也在努力學習運用。但在實際操作中,中藥的調配和使用,以及與西醫治療手段的結合,還需要更多的指導。”
林羽和蘇瑤在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待了一整天,詳細瞭解了各個科室的執行情況,與醫護人員、患者進行了充分的交流。離開時,他們的心情略顯沉重,深知分級診療制度的完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回到中醫研究院,林羽和蘇瑤立刻組織召開了一場內部研討會,邀請了研究院的資深專家、參與改革工作的醫護人員以及相關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會議室內,氣氛熱烈而嚴肅,大家圍繞著分級診療和中西醫協同發展的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一位資深中醫專家率先發言:“我認為,要加強基層醫護人員的培訓體系建設。不僅要定期開展理論培訓,更要增加臨床實踐帶教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在實際病例中積累經驗。”
負責轉診協調工作的小李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轉診銜接問題確實需要重視,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專門的轉診資訊平臺,實時更新患者的診療資訊,確保各級醫療機構之間的資訊暢通。”
蘇瑤認真傾聽著大家的發言,不時點頭表示贊同。她思考片刻後說:“在中西醫協同方面,我們可以制定一些標準化的中西醫結合診療方案。針對常見疾病,明確中醫和西醫各自的優勢環節,規範治療流程,這樣可以提高醫護人員的協作效率。”
林羽在會議最後總結道:“大家的建議都很有針對性,我們要儘快將這些建議整理成具體的實施方案,提交給市政府相關部門。同時,要加強與各方的溝通協調,確保改革措施能夠順利落地。”
會後,林羽和蘇瑤帶領團隊,日夜奮戰,將會議討論的內容整理成了一份詳細的報告。報告中,他們針對分級診療提出了加強基層醫護人員培訓、完善轉診資訊平臺建設、建立轉診激勵機制等具體建議;在中西醫協同發展方面,建議制定中西醫結合診療規範、開展中西醫聯合科研專案、加強中西醫人才交流等。
報告提交給市政府後,很快得到了回應。市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和專家對報告進行了論證,並決定採納其中的大部分建議,將其納入城市醫療改革的下一步行動計劃。
為了推動這些建議的實施,林羽和蘇瑤又開始了忙碌的工作。他們積極協調各方資源,為基層醫護人員培訓爭取更多的資金和師資支援。林羽親自聯絡了國內一些知名的醫學院校和醫療機構,邀請專家來為基層醫護人員授課。
在轉診資訊平臺建設方面,林羽和蘇瑤與資訊科技團隊密切合作,共同設計平臺的功能和架構。他們多次前往基層醫療機構進行調研,瞭解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實際需求,確保平臺能夠真正滿足轉診工作的需要。
在制定中西醫結合診療規範的過程中,林羽和蘇瑤組織了多場專家論證會,邀請中西醫領域的權威專家共同參與。他們收集了大量的臨床病例,進行分析研究,結合國內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制定出了一套涵蓋多種常見疾病的中西醫結合診療規範。
規範制定完成後,林羽和蘇瑤又馬不停蹄地組織開展培訓工作,將規範推廣到各級醫療機構。他們親自前往各大醫院和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為醫護人員講解規範的內容和應用要點。
在一次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