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那頭迅速傳來了一陣沉穩而有力的聲音:“喂,請問是哪位?”。
“雲剛,是我,李達康”。
電話的另一端,正是接任李達康,擔任官田鄉黨委書記之職的毛雲剛。
“哦,是李縣長啊,您好您好!”,毛雲剛的聲音中洋溢著驚喜與熱情。
李達康開門見山,直言不諱:“雲剛,有件事想請你幫個忙”。
“李縣長有何吩咐?”,毛雲剛的語氣中滿是恭敬。
“吩咐不敢當”。
“是這樣的,關安縣罐頭廠眼下遇到了些難題,工人的薪資被拖欠,生產線也陷入了停滯……”,李達康緩緩道來。
“以關安縣目前的財政狀況,實難獨立解決”。
“因此,我想從官田鄉暫借一筆資金以解燃眉之急,待到年底縣財政寬裕時,再如數歸還,你看如何?”。
“李縣長開口,自是無有不允。不知您需要多少資金?”,毛雲剛的回答乾脆利落。
李達康略作思考,道:“至少三百萬,當然,如果官田鄉的財政狀況允許的話,多一些自然更好”。
“沒問題,我這就安排人去籌備,爭取儘快給您匯過去”,毛雲剛答應得十分爽快。
“雲剛,真是太感謝你了,你這可是幫了我的大忙”,李達康由衷地感謝道。
“李縣長您太客氣了,您是官田鄉的老領導,官田能有今天的發展局面,是您一手推動的”。
“再說了您以前對我的照顧和幫助,我一直銘記於心,現在您有困難,我哪能袖手旁觀呢”,毛雲剛誠懇地回應。
“雲剛啊,請代我向官田鄉的同志們問好,有時間我一定回去看望大家”,李達康的話語中充滿了溫情與期待。
“一定一定,大家都盼著您回來呢!”。
毛雲剛笑著回應,語氣中充滿了真摯。
兩人又寒暄了幾句後,便結束通話了電話。
李達康心中稍感寬慰,有了這筆錢,至少可以暫時解決罐頭廠工人的工資問題,穩住局面。
但他明白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罐頭廠的重生,需要的不僅僅是資金,更重要的是改革和創新,以及重燃工人們心中的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