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鄉里,李達康連氣都來不及喘,又趕忙帶著鄭世俊往鄭家村趕,實在是時不我待啊,時間就是金錢。
鄭耀先遠遠地瞧見李達康朝這邊走來,趕忙一路小跑著迎上前去,臉上堆滿笑容,急切地問道:“鄉長,情況咋樣啦?”。
李達康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語氣輕鬆地回答道:“還算順利,已經和市裡的幾家大型企業談妥了,他們答應每天先定購一萬斤”。
聽到這話,鄭耀先頓時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之色,嘴巴張得大大的。
好半天才回過神來,結結巴巴地說道:“一……一萬斤?我的老天爺呀!”。
他心裡暗自嘀咕,原本想著能訂個幾百斤就算不錯了,這一萬斤的數量簡直就是天文數字,做夢都不敢想。
然而,短暫的震驚過後,鄭耀先的眉頭迅速皺成了一團,憂心忡忡地說:“鄉長,這麼大的量,就算把村裡所有會做豆腐的人全都召集起來,不眠不休地幹,那也是做不出來啊”。
“光靠人工一點點地磨,自然是不行的,必須得上機器裝置才行”。
鄭耀先面露難色,撓了撓頭,苦著臉說道:“鄉長啊,咱們村做豆腐向來都是用石磨慢慢磨的,那些個機器啥的玩意兒,咱村裡人壓根兒就沒人會擺弄呀!”。
李達康拍了拍鄭耀先的肩膀,寬慰道:“這點你不必擔心,我會請人過來給大家進行培訓的”。
接著,他話鋒一轉:“鄭支書,你現在去把其他村幹部叫過來,我有幾件重要的事要交代你們”。
鄭耀先聽完立刻跑去通知其他村幹部了。
不多會兒,幾個村幹部匆匆趕來,臉上帶著疑惑與期待。
李達康把賣豆腐的事以及準備開辦豆製品廠的計劃說了一下,幾個村幹部臉上也都露出了震驚的神情。
“鄉長,不知道這價格是怎麼定的?”,一個村幹部問道。
“我給他們的批發價是三毛六一斤”。
黃豆批發買的話一斤大概一毛三左右,能出三到四斤豆腐。
加上人工和運輸以及其它成本,一斤豆腐的成本大概在一毛五,也就是一斤豆腐能純賺差不多兩毛,這個利潤著實不低了。
每天一萬斤的話,那就是一天兩千塊,一個月六萬塊。
村幹部們在心裡算了一筆賬後都興奮了起來。
這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鄉長,可是這購買機器裝置以及採購黃豆的錢從哪來啊?咱們村子裡實在是拿不出這筆錢吶!”,一名村幹部面露難色的說道。
只見李達康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回答說:“這正是接下來需要你們去做的事情,資金先由村民們集資入股來解決一部分,不足的地方由鄉財政補齊”。
他頓了頓,接著強調道:“這是一個帶領村民走上致富道路的好機會,所以你們務必要宣傳到位,把其中的好處跟村民講清楚,儘可能多地動員廣大村民積極參股”。
“入了股的,等到了年底的時候,就可以憑自己所佔的股份拿到相對應的分紅”。
“但是不能強制要求村民入股,一切皆以自願為主,能籌到多少算多少”。
這時,另一位村幹部好奇地發問道:“鄉長,那麼我們這幾個村幹部可以入股嗎?”。
李達康毫不猶豫地點頭應道:“當然可以,無論是什麼身份,只要是鄭家村的人,都可以入,最低十塊錢起,上不封頂”。
說到這裡,李達康話鋒一轉,神情嚴肅地說道:“不過眼下,最重要最緊迫的事就是要把從村裡到鄉上這條路修起來,不然的話這豆腐根本運不出去”。
聽到這話,又有一名村幹部憂心忡忡地提出疑問:“鄉長,這修路所需要的錢那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呀,咱們鄉里能拿得出來嗎?”。
“錢的問題你們不用擔心,我會想辦法”。
“不過為了能儘早把路修好,還需要動員村民們先把路基平整好,這樣的話修起來就快了,早一天修好,廠子就能早一天開工,村民們也就能早一天掙錢”,李達康說道。
“鄉長你放心,只要修路的資金解決了,剩下的事情交給我們村裡就行了”,鄭耀先表態道。
“對,修,必須修,到時候我帶頭上”。
“行,那就這樣,這兩天你們先跟村民們宣傳好,等週一我再過來”。
“哦對了,再選十幾個機靈點的年輕人出來,到時候我送他們去省城培訓,那個鄭世傑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