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支書,我這次下來是摸摸底,看看村裡有沒有什麼值得發展的專案,也好給群眾增加點收入”,李達康喝了一口茶水說道。
“鄉長你也看到了,我們這裡除了山還是山”,鄭耀先愁眉苦臉的說道。
其他村幹部也是無奈的點點頭表示認同,鄭家村四面環山,土地少,村民除了種點糧食餬口之外,最大的副業就是養點雞鴨,賣賣雞蛋貼補家用,養豬的都沒多少戶。
“這俗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多也不一定就是壞事嘛”。
“我剛才看了一下,你們這山坡上一片綠色,很適合發展養殖業啊”,李達康說道。
“鄉長這話是說的輕鬆,可是我們村子底子薄,村民手裡也沒啥餘錢,根本買不起牲口來養”。
“而且這牲口萬一生病了,那損失可就大了去了,村民們也承擔不起啊”,鄭耀先擔憂的說道。
“這倒也是,看來這事還得從長計議”,李達康點點頭。
“當家的,飯都做好了,吃完飯再聊吧”,坐著聊了一會之後,鄭耀先的妻子過來提醒道。
“鄉長,先吃飯吧,你們一路過來想必也餓了”,鄭耀先熱情的邀請道。
“好,沒想到時間過得這麼快,那就叨擾了鄭支書”。
在路上顛簸了兩個多小時,早上吃的那點東西早消化了,這會李達康的肚子還真有點餓了。
對於今天這頓午飯,鄭耀先是花了一番心思的,不但把自家下蛋的老母雞給殺了,還特意從河裡弄了兩條肥美的大鯽魚。
除此之外,還有辣椒炒臘肉和蔥白炒雞蛋以及風乾的野兔肉,還有一盆豆腐和兩個青菜。
“鄭支書讓你破費了”,李達康知道這一桌菜意味著什麼。
這年頭這種伙食標準一般人家裡也就逢年過節才有,像鄭家村這種偏僻的山村,連過年都不一定吃的了這麼好。
“呵呵,鄉長今天第一次來,村裡條件差,都是一些土貨,不值幾個錢”,鄭耀先笑呵呵的說道。
“那大家就坐吧,別辜負了鄭支書的一番心意”。
“鄉長,家裡也沒別的,嚐嚐我們自家釀的米酒”,邊說著鄭耀先從裡屋抱出一個大酒罈子。
“好,入鄉隨俗,今天就嚐嚐”。
待酒倒好之後,鄭耀先端起酒碗說道:“鄉長,這第一碗我先敬你,小俊能給你當通訊員那是他的福氣,我替他謝謝你了”。
“鄭支書是我要謝謝你們倆口子哦,培養出了世俊這麼優秀的青年,可是讓我工作上省了不少心啊”,李達康笑著說道。
這米酒喝到嘴裡有一股淡淡的甜味,入口也很柔。
隨後眾人又互相干了幾碗,酒是飯桌上最能活躍氣氛的,這不幾碗酒下去,桌上的氣氛明顯更熱烈了,原本比較拘謹的幾個村幹部這會也放開了。
“鄉長來嚐嚐這個豆腐,這可是我一大早就起來弄得”,鄭耀先指著那盤豆腐說道。
“好,我嘗一下”,說著李達康夾了一塊豆腐吃了起來。
“嗯,這豆腐好吃”,李達康眼睛一亮,這豆腐鮮香嫩滑,一點豆腥氣都沒有,還有一股回甘,他還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豆腐。
“呵呵,鄉長這可是鄭家村的特色,每次來啊我都要讓鄭支書給我整一點,這好久沒吃了還真有點饞了”,副鄉長黃泰三也夾了一大塊豆腐放進嘴裡,一臉回味的說道。
“黃副鄉長過獎了,這豆腐平常也就我們自己做出來吃吃,當加個菜,上不了檯面的”,鄭耀先笑呵呵的說道。
“鄭支書這豆腐是你自己做出來的?”,李達康詢問道。
“是啊,我們村裡大部分人都會做,也算是一門祖傳的手藝了,可能是跟我們做豆腐用的滷水和村裡的山泉水有關係,我們鄭家村做出來的豆腐確實要比外面的好吃一點”,鄭耀先說道。
李達康聽完點點頭,心裡在想這麼好的豆腐完全可以弄出去賣,不過銷路還是個問題。
不過不急,今天來主要是先摸摸底,等把其它村都看一遍了,再統籌考慮。
吃飽喝足之後,李達康又在鄭耀先的陪同下在村裡走了走。
這一看李達康發現情況實在不容樂觀,絕大部分村民住的還是土坯房,只有少數才是用青磚建的房子,看來改變村裡的貧窮落後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告別了鄭家村之後,李達康一行四人又乘坐鄭世傑的拖拉機返回了鄉里,準備明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