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李達康正在辦公室裡研究關安縣的發展之策。
在他的主導下,關安縣經濟發展專項領導小組已經正式發文成立了。
由李達康親自任組長,包括譚兵在內的全部六位副縣長任副組長。
政府辦主任丘盛為專項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範軍榮為副主任,主持辦公室日常工作。
這一系列的舉措,標誌著關安縣對於經濟發展的決心和力度,也預示著即將迎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
就在此時,縣委大院外面傳來了一陣吵鬧聲。
這突如其來的喧囂打破了原本寧靜的辦公環境,讓李達康不禁皺起了眉頭。
他放下手中的檔案,抬頭望向窗外,試圖從緊閉的玻璃窗縫隙中捕捉到一絲外面的情況。
但除了偶爾傳來的高聲爭執,什麼也看不清。
“學斌,你去看看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
李達康對外面的秘書劉學斌吩咐道。
劉學斌聞言,立刻起身,快步走出辦公室。
這段時間,劉學斌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劉學斌迅速適應了秘書的工作節奏。
他每天跟在李達康身邊,處理各種檔案和事務,逐漸熟悉了縣政府的運作流程和決策機制。
在工作中,劉學斌展現出了他的勤奮和學習能力。
他不僅能夠迅速理解李達康的意圖和決策思路,還能在關鍵時刻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
這讓李達康對他刮目相看,也讓他在李達康心目中的地位逐漸穩固。
不一會兒,劉學斌帶著幾分焦急的神情返回。
“縣長,是罐頭廠的工人聚集在外面,討要工資”,劉學斌彙報道。
李達康聞言,神色一凜。
儘管他到關安縣的時間不長,但關於縣罐頭廠的事情,還是聽說了一些。
罐頭廠作為關安縣的老牌企業,曾經為關安的經濟發展做出過不小的貢獻。
但近年來由於市場變化和經營管理不善,逐漸陷入困境,工人的工資發放也成了問題。
這事兒若處理不好,不僅會影響工人的生活,更可能引發社會不穩定因素,對關安縣的整體形象和發展大局造成負面影響。
恰在此時,李達康桌上的電話響了起來。
李達康迅速接起電話,那頭傳來的是縣委書記王國慶的聲音。
“李縣長,外面的事情你知道了吧?”。
“是的,王書記,我剛得知罐頭廠工人聚集討薪的情況”。
李達康沉穩地回應道,心中已經快速盤算著應對之策。
“你是縣長,這事還是你去處理比較好,罐頭廠的工人已經來鬧過好幾次了,希望這次能徹底解決此事”。
王國慶說完之後就結束通話了電話。
“走,出去看看”。
李達康站起身,語氣堅定。
即使王國慶不打這個電話,李達康作為一縣之長,面對罐頭廠工人的困難和訴求,不會坐視不管,更不會迴避問題。
劉學斌連忙跟在李達康身後,兩人一同走出辦公室,穿過縣委大院,來到了聚集的工人面前。
此時縣委大院外面聚集著好幾百人,他們打著橫幅,上面寫著“我們要生存,我們要吃飯”等口號。
看著這些橫幅,李達康的心情瞬間變得沉重起來,看來罐頭廠的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了,不然的話,這些工人不可能三番五次來縣裡鬧。
正在鬧著的工人們雖然看到李達康出來了,但並沒有當回事,他們還以為李達康是縣政府的普通工作人員。
有人更是高聲叫喊道:“我們要見縣長,把能做主的叫出來”。
此時有個眼尖的工作人員已經看到了李達康,頓時彷彿看到了救星一般。
“大家靜一靜,李縣長來了,有什麼事可以跟他說”。
聽到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就是新來的縣長,工人們都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色。
雖然他們都聽說了縣裡新來了一個年輕的縣長,但誰也不會想到,新縣長會這麼年輕,看起來還沒有一些工人的兒子大。
“你真的是新來的縣長?”,一個年紀頗大的工人上前問道。
劉學斌不知道從哪裡找來個大喇叭遞給了李達康,李達康接過喇叭,神色誠懇而堅定的說道:“是的,關安縣的新任縣長李達康”。
“各位工人朋友們,我知道大家聚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