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郭叔,您就別跟我賣關子啦!”。
李達康急切地說道。
郭振華不緊不慢地開口:“事情是這樣的,前幾天,咱們省裡來了個從寶島歸來的大老闆,名叫鐵其昌”。
“這人可不簡單吶,那可是寶島赫赫有名的電子行業巨頭,據說資產輕輕鬆鬆就能過億!”。
這個年代,別說資產過億了,就是資產過百萬那都是富豪了。
接著,郭振華繼續說道:“省裡專門負責招商引資的盧顯安副省長親自陪著他考察了好幾天,但愣是沒讓這位鐵老闆鬆口在咱們江省投資建廠”。
“更讓人意外的是,這鐵其昌雖然生意做得那麼大,可他的祖籍居然就在咱們安江縣官田鄉的鐵山村!”。
“昨天,他突然提出要回自己的家鄉去看一看,還特別強調不許咱們派人跟著”。
“這不,盧副省長特意叮囑我,讓咱們務必得把這次的接待工作給做到位,想盡一切辦法也要爭取讓鐵其昌能在咱們江省投下這筆巨資”。
“所以啊,我才說這件事能不能變成一件好事,就得看你的本事咯!”。
李達康聽完之後,只覺得心頭猛地一震。
他深知在如今這個年代,來自寶島的商人簡直就是眾人爭搶的香餑餑,無論走到內地哪個地方都會受到熱烈歡迎和優厚待遇。
郭振華還真沒說錯,這件事要是操作的好的話,還真是一件大好事。
要知道這些從寶島回來的人,大都有很濃厚的鄉土情懷。
回來之後,觸景傷情,捐款捐物的大有人在。
李達康剛還在為學校改造的資金缺口發愁呢。
瞌睡就來了枕頭,這不,財神爺來了嘛。
“郭叔,他們什麼時候過來”。
“明天上午就會到你們鄉里”。
“呵呵,郭叔,你放心,我保證讓這位鐵老闆在咱們這投資”,李達康信誓旦旦的說道。
“好啊,那我就拭目以待了”,郭振華笑著回應道。
結束通話電話後,李達康沉思了片刻,然後找來了黨政辦主任蘇志國,把事情一說,然後對著他一陣吩咐。
“書記,這能行嗎?”,蘇志國面露難色的說道。
“行不行試了之後才知道,別囉嗦了,按照我說的去做就行了”,李達康擺擺手說道。
“好的書記,我這就去安排”。
說完,蘇志國便轉身匆匆離去。
……
第二天上午,一輛大巴行駛在前往官田鄉的道路上。
車上坐著的一行人,正是之前在明州機場的那位老者和年輕女子,以及他們的保鏢。
這位老者就是鐵其昌,年輕女子是他的孫女鐵敏。
鐵其昌的祖籍就是官田鄉鐵山村的,他年少時家裡非常窮。
一次饑荒時,家裡其他人都餓死了,就剩鐵其昌一個人外出討飯。
結果被抓了壯丁,從此杳無音訊,村裡人早以為他死在外面了,根本沒人想到他還活著。
鐵其昌四九年跟著大部隊到了寶島,後來憑藉過人的頭腦,加上趕上了好時代,創辦了一家電子企業。
這些年下來,生意是越做越大,如今已經是寶島赫赫有名的電子大亨。
雖然鐵其昌早已在寶島成家立業,膝下兒孫滿堂。
但是在他的心裡,卻始終忘不掉自己的根,忘不掉那個生養他的故鄉。
他做夢都想回家鄉看一看。
可是一直由於政策原因,未能成行。
前兩年政策放開了,他本來早就打算回來了,結果這兩年身體一直不太好,休養了兩年。
這不,身體一好轉,他就馬上帶著孫女鐵敏回到了內地,他是一刻都不想再等下去了。
……
鐵敏目不轉睛地盯著車窗外飛速掠過的景色,心中滿是疑惑。
她忍不住轉頭看向身旁的爺爺鐵其昌,好奇地開口問道:“爺爺,您不是說這裡很差嗎?可我瞧著這路修得如此寬敞平坦,比內地好多地方都要好呢!”。
聽到鐵敏的疑問,鐵其昌同樣感到十分詫異。
在他的記憶深處,官田這個地方一直以來都非常貧困,土地稀少而人口眾多。
遙想當年,全家人飽受飢餓之苦,最終只有他一人僥倖存活下來。
然而眼前所見,似乎與他腦海中的印象大相徑庭。難道這裡如今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