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官田鄉彷彿被徹底喚醒,化身為一個繁忙的大工地,機器的轟鳴之聲不絕於耳,迴盪在每一個角落。
李達康深知,簽約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頭——後續的跟進與管理才是重中之重。
為此,他精心細化了專案的推進計劃,將責任明確到個人,確保每一個環節都有專人把關,每一個潛在問題都能得到及時的發現與解決。
……
為了能夠讓官田鄉的孩子們,在秋季開學時順利搬進寬敞明亮的新學校。
高啟強不惜成本,僱傭了大量的勞動力,租賃了充足的裝置。
十三所學校的改造工程同時鋪開,場面蔚為壯觀。
對於學校改造的重視程度,李達康絲毫不亞於對鐵其昌那五千萬投資的關注。
甚至可以說,在他的心中,這份責任感與使命感還要更勝一籌。
因此,他總是隔三差五地前往各個學校的工地,親自檢視施工進度,瞭解實際情況。
這一天,李達康準備去鄭家村的豆製品廠看看,順道再去學校工地上轉轉。
得益於官田鄉道路狀況的顯著改善,即便是那些尚未鋪設水泥路的地方,路基也已經平整了許多,路況相比以前有了極大的提升,至少開車出行已經不再是問題。
李達康心中暗自思量,等鄉里財政狀況稍有好轉,一定要立即啟動“村村通水泥路”工程。
到那時,官田鄉的道路將會更加順暢,百姓的出行也會更加便捷。
然而,當車輛靠近工地時,路況卻突然變得崎嶇不平起來。
原來,這都是那些運輸建築材料的大卡車頻繁往來所致。
車輛在這樣的路面上行駛,就如同大海中的一葉扁舟,顛簸不已。
上次李達康交代黨政辦主任蘇志國儘快更換新車後,蘇志國雷厲風行,第二天就派人前往市裡選購新車。
經過一番挑選,最終花費了二十多萬購買了兩輛八成新的桑塔納轎車。
這兩輛車車況極佳,沒有什麼大的毛病。
否則,如果還開著那輛老吉普車來這種路況複雜的地方,恐怕早就拋錨了。
當車輛緩緩駛到青山小學的工地時,不遠處就有工人在忙碌地施工。
蘇武將車穩穩地停在了開闊地帶,隨後,李達康與鄭世俊一同下車,朝著施工區域走去。
……
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高啟強從各個學校開工的第一天起就幾乎吃住在工地。
除非遇到特殊情況,否則他一般都不會回縣城。
只有這樣,他才能對得起李達康對他的信任與期望。
由於十三所學校同時開工,高啟強不得不奔波於各個工地之間。
今天,他剛好也來到了青山小學的工地上。
只見他頭戴安全帽,夾著公文包,身後還跟著幾位手下,在工地上來回巡視。
這時,高啟強身後一個身材高挑、氣質出眾的年輕女子輕聲提醒道:“高總,好像是李書記來了”。
這位女子是高啟強新招的秘書,還是一位大學生。
她主要負責協助高啟強處理強盛集團的一些日常事務。
畢竟,高啟強和他手下的團隊成員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專業的行政人才。
高啟強聞言轉頭望去,果然發現李達康正朝這邊走來。
他臉上立刻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帶著一行人迎了上去。
“歡迎李書記前來視察工作,領導辛苦了!”。
“高老闆也在啊?我是路過,順道過來看看”。
李達康微笑著回應道。
李達康不經意地瞥了一眼高啟強與女秘書之間的眼神交流,心中暗自揣測兩人之間或許有著某種不為人知的情愫。
然而,這是高啟強的私事,李達康自然不會過多幹涉。
畢竟,高啟強並非政府幹部而是企業老闆,他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選擇。
“李書記,今天機會難得,中午我安排一下,感謝您對我和我們強盛集團的照顧,您看如何?”。
高啟強趁機向李達康發出了邀請。
他深知酒桌上是最容易拉近感情的地方,有時候一杯酒、一個女人或一個紅包,就能讓兩個原本不相識的人變得親密無間。
說起來高啟強認識李達康這麼久,還從未與他一起吃過飯。
之前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