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這樣又過了幾個月,眼看著就快到年底了。
這幾個月對於官田鄉來說可是翻天覆地的幾個月。
不僅通往縣城的道路修好了,連其它沒通水泥路的村子也在忙著平整路基。
李達康計劃明年把全鄉的主要道路都變成水泥路,達到村村通水泥路的標準。
這年頭別說官田這種內陸的貧困鄉了,就是沿海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都還沒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的標準。
真要是實現了這個目標,光憑這一條,官田都得在江省放個大衛星。
而支撐李達康這個計劃的底氣,就在於這幾個月官田的大變化。
首先是鄭家村豆製品廠的發展,現在的豆製品廠可是名副其實的豆製品廠了,而不是之前僅做豆腐的廠了。
現在的豆製品廠不單做豆腐,更開發了品類眾多的新產品,如腐竹、豆皮、豆乾、腐乳等等。
再加上經過李達康的指點,在產品的包裝上下了很大功夫,針對不同人群,設計了高中低三個檔次的包裝。
而且這些產品相對於豆腐的保質期更長,做法也更多樣。
因此一經上市,就大獲成功,很受市場的歡迎。
這些豆製品不僅供應了信英市,連周邊幾個省市都下了不少訂單。
如今鄭家村的豆製品廠每天光新鮮豆腐就要出十萬斤。
這裡面一大部分都是別人透過關係拉來的訂單,主要是供應一些大企業和學校這種人員密集單位,為的就是從豆製品廠拿一份銷售獎金。
其它的豆製品那更是銷售火爆。
豆製品廠前後已經擴大了三次規模,才堪堪滿足需求,如今在裡面幹活的村民已經有將近兩千人了,從周邊幾個村子招了不少人。
不僅是官田鄉第一大企業,即便是在整個信英市,規模如此龐大的村辦企業也是頭一份。
現在豆製品廠每個月的淨利潤達到了將近七十萬,鄉政府每個月能從豆製品廠的賬上分得三十多萬。
現在的官田鄉財政可是肥的流油,要不然李達康也不敢計劃明年村村通水泥路的事了。
其次就是官田鄉養殖業的發展,這才是可以帶動整個官田發展的金鑰匙。
因此李達康對於此事是格外上心。
因為鄉信用社的資金無法滿足村民的貸款需求,所以李達康親自出馬找了縣信用社的一把手,特批了兩百萬下來。
另外李達康還透過郭明先,從江省農業大學請了幾個專家下來,專門指導村民如何養殖牲口。
這養殖牲口不但是個辛苦活,更是個技術活。
就拿養豬來說,為什麼有些人家裡的豬就養的肥肥的,而有些人家裡的豬就營養不良呢?
這裡面都是有學問的。
現在的官田鄉除了鄭家村之外,其它的村子都搞起了養殖。
有養豬的,有養牛羊的,也有養雞鴨的,不過最多的還是養豬的。
一是因為大部分人都有養豬的經驗,而且豬好伺候,吃飽了就睡,長得也快。
二是因為鄭家村的豆製品廠每天都有很多豆渣,這可是餵豬的好東西,也算是廢物利用了。
一些腦子活的村民,還合夥辦起了養豬場。
也不用擔心這麼多豬,到時候都出欄了賣不出去。
這年代到處都缺肉,尤其是沿海發達地區,對於豬肉的需求更是大的嚇人,別說官田鄉這點豬了,就是規模再擴大十倍,也不愁賣的。
因此村民們都期待著明年生豬出欄之後,那豐收的場景。
總之官田鄉如今正處於一個蓬勃發展期。
……
時光匆匆,轉眼已至年末時分。
此時,無論是哪一級別的政府機構,還是各行各業的企事業單位,無一不是忙得不可開交,大家都在進行著年度總結。
於是乎,各種各樣或大或小的會議如潮水般湧來,接連不斷,讓人應接不暇。
就在這樣繁忙的氛圍中,迎來了安江縣一九九三年年度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的重要時刻。
這場備受矚目的會議將在安江縣政府那寬敞而莊重的大會議室召開。
縣直各單位的一二把手和各鄉鎮的一二把手們都是早早便來到了現場。
此外,縣委以及縣政府的所有領導班子成員全體出動,無一缺席。
連縣人大主任和縣政協主席也出席了。
這個會議堪稱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