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多時。
村支書鄭耀先也帶著幾個村幹部過來一起等候。
“畢書記,這位就是豆製品廠的廠長鄭紅旗”,李達康介紹道。
鄭紅旗快步上前,雙手緊緊握住畢友山的手,激動地說:“畢書記,您好!我們鄭家村豆製品廠全體員工都熱烈歡迎您的到來,感謝您對我們豆製品廠的關心和支援!”。
畢友山微笑著點頭,目光中透露出讚許:“鄭廠長,我聽說了你們豆製品廠的事蹟,能把一個小小的村辦企業發展成全市規模最大,確實很不容易”。
“你們的豆腐我也嘗過,口感極佳”。
鄭紅旗謙虛地說:“這離不開各級領導的關心與幫助,尤其是李達康書記的支援”。
說著,鄭紅旗就把豆製品廠的發展歷程簡要說了一下,其中重點突出了李達康的功勞。
當然,這其中有一些也是他擔任廠長後才瞭解到的。
畢竟,他並不是豆製品廠的原始骨幹。
聽完鄭紅旗的講述之後,跟隨而來的一些原本對豆製品廠的發展過程,並不太瞭解的市領導和縣領導們,都不禁對李達康側目了起來。
這個年輕的鄉黨委書記,硬是要得。
“達康同志,豆製品廠能取得今天的成績,你功不可沒啊”
“小豆腐也能做成大產業,了不起啊!”。
畢友山感慨道。
李達康謙遜地搖了搖頭,說道:“還是得益於鄉親們的共同努力,以及上級部門和各兄弟單位的大力支援,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
李達康這話不假,要不是有著那麼多國企工廠和學校訂購,豆製品廠的訂單量要少一大半。
畢友山點了點頭,對李達康的務實態度表示了讚賞。
隨後,他在鄭紅旗等人的陪同下,參觀了豆製品廠的生產線。
看著現代化的裝置和忙碌的工人,畢友山不禁感嘆豆製品廠的發展速度之快。
“畢書記,這是我們廠裡最新研發的產品,您嚐嚐”。
鄭紅旗拿著一盒包裝精美的豆腐乾,遞給了畢友山。
畢友山接過豆腐乾,嚐了一口,點頭稱讚:“口感細膩,味道醇厚,不錯,不錯”。
午餐是在豆製品廠的食堂包廂吃的,雖然是食堂,但都是小炒。
而且由於提前交代過,廠裡今天特意從縣裡請了幾位大廚過來。
所以做出來的菜口味不比一些大飯店差,眾人吃的都很滿意。